講這些。
餘舒陽在看了一圈下方的學生,發現沒有一人開口說話,便又在黑板上寫著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老師,這些兵書上都有,我們都學過了。”沒等餘舒陽講解,就有學生站起來問道。畢竟他們來天火學院是來學習的,而不是來重溫這些東西的。
“哦!你學過,那麼你在戰場上能否帶領軍隊獲勝呢?你能否帶領他們贏得每一場戰鬥呢?”餘舒陽看著這一位站起來的學生問道。
“勝負乃兵家常事,每戰必勝誰又能胯下海口呢?”這一位學生搖了搖頭。
“勝負就在這些兵法當中,你或許以為你學會了這些兵法,那你能否運用呢?你們當中要是覺得自己已經將這些東西完全吃透了的話,可以自己出去。”
聽到這話的學生也一時之間啞口無言坐回了自己的座位,而下面的學生也沒有一人走出這學堂,耐心聽著餘舒陽對此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餘舒陽還加入了一些小故事來佐證這樣做的必要性。
在餘舒陽將整個計篇盡數講解完畢後,這一節課也是結束了。這一節課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讓那些本就熟讀兵法的學生都有不一樣的收穫,而此時他們不禁覺得這一堂課過得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