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週轉騰挪。又或者銀子雖然暫時到不了手,糧食能夠籌到一些,肚子不至捱餓。只要斷餉的日子不長,不至造成太大的麻煩。
西北路途遙遠,一旦斷餉,除了一個貧瘠的山西,無所依恃;而交通不便,就算內地籌足了欠餉,遞解過去,也得一兩個月的時間。冰天雪地之中,將士們飢腸轆轆,如何捱得?萬一因此而生潰變,怎麼了得?
打仗就是打後勤,西北用兵,是最能體現這一點的。
所以,不能像在內地那樣,時間上以“月”為單位,由各省每月向西徵大軍解餉。不然一不小心,吃了上頓沒下頓,可不得了。
所以,左宗棠出關,必須一次性帶夠一年至少是半年的餉。
左宗棠的鐵算盤,噼裡啪啦打過一陣,數字出來了:“開拔費”,糧餉,馬匹,軍火,屯田用的種子、農具,林林總總加在一起,第一年要三百五十萬兩。
因為第一年已經做了不小的“前期投入”,第二年數字會略微降低。
先不管第二年,單說這第一年的三百五十萬,哪怕半年,也是一百七十五萬兩——這筆錢,從哪裡來?
西征大軍的軍餉,說到底還是各省各領一個數字,拼在一起,湊夠一個大數。但你不能要求人家一次性拿出一年的數字來,人家自己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戶部當然沒有這筆錢,誰有呢?關卓凡在信中提醒左宗棠:洋人的銀行裡有。
這是一個嶄新的思路,左宗棠眼界大開,卻不能沒有疑慮:朝廷會准許借洋債嗎?
左宗棠記得“阿斯本艦隊案”中,那個英國人李國泰,曾向恭王表示:“中國如欲用銀,伊能向外國商人借銀一千萬兩,分年帶利歸還。”
恭王卻說:“其請借銀一千萬兩之說,中國亦斷無此辦法。”
“阿斯本艦隊案”,關卓凡是當事人之一,這些情況自然清楚。他告訴左宗棠:當時李國泰的花樣,朝廷洞悉明白,已經不打算和他做這筆交易了,所以恭王才會有那樣一番說法,算是一個推辭的藉口。
現在西北軍務需要,“特事特辦”,朝廷會允准的。
並且暗示:我會幫忙的。
但關卓凡一開始並未主動請纓替左宗棠借這筆洋債。左宗棠有一個胡雪巖在那裡,自然先叫胡雪巖去辦這個事情。
胡雪巖一番奔走,已經辦出了一個結果。
上海比較大的外國銀行,以前是渣打和麗如兩家,最近剛剛成立了兩家新的銀行,一家是英國人的,滙豐銀行;一家是美國人的,花旗銀行。
胡雪巖還沒有和花旗銀行打過交道;他的一個至交好友叫古應春的,在滙豐銀行裡做買辦,因此自然就找上了滙豐銀行。
借錢打仗,於中國是稀罕事,但於西洋人乃是家常便飯。歐洲的幾個主要皇室,英國的,法國的,西班牙的,都愛借錢打仗。只不過還賬方面,有的信譽好,有的信譽沒那麼好罷了。
其中,英國國王的信譽算是好的;法國國王的信譽馬馬虎虎;西班牙國王的信譽最差,因此西班牙沒落得也就最早。
先借一半,就是一百七十五萬兩。
數字雖大,沒有嚇住滙豐的大班麥林。不過,他要擔保。
擔保就是各地的協餉了。
但麥林可不想和中國各地的督撫打交道。他雖然來中國沒多久,可對中國的政治還是瞭解的。這幫子地方大員,有時候,中國皇帝都搞不掂他們,何況自己一個外國人?
麥林的條件是各地海關作擔保。因為總稅務司是英國人赫德,各地海關的稅務司也大多由洋人擔任,海關的“印票”他是信得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