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喪膽,不敢輕易與劉寶的人馬發生衝突。於是,淮南的百姓們開始加速逃離這片苦難之地,向著周倉開闢的希望之路進發。他們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對劉寶的感激。
淮南,這個四面楚歌的地方,南邊有勇猛的孫策虎視眈眈,東邊有狡猾的呂布覬覦,北邊則是強大的曹操步步緊逼。劉寶深知,在這樣的環境下,與其爭奪一片難以守住的土地,不如去爭取那些能夠創造未來的百姓和人才。
在眾多的人才中,劉寶特別看重了一個人——閻象。閻象曾是袁術的主簿,一個有著遠見卓識的謀士。在建安元年,當袁術想要稱帝時,閻象曾苦苦勸諫:“昔日周朝從后稷到文王,積累了無數功德,才擁有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但仍然臣服於殷商。如今明公雖然世代昌盛,但尚未達到周朝的盛況;漢室雖然衰微,但也沒有殷紂王那樣暴虐。”然而,袁術卻對閻象的勸諫置若罔聞,最終在建安二年稱帝,結果因勢力不足、民心盡失而敗亡。
閻象的才華和遠見在袁術麾下並未得到充分的展現,他就像一顆被埋沒的明珠,一直等待著被髮掘的時刻。然而,閻象也有他的侷限性,那就是他選擇了袁術這樣的主子。正如東漢開國功臣馬援所言:“當今之世,非是君擇臣,臣亦擇君。”一個人才如果連選擇君主的眼光都沒有,那麼即使他本身才能再出眾,也難免落得悲慘的下場。就像田豐和沮授一樣,他們雖然才華橫溢,卻因為選錯了主子而最終走向了悲劇。
但幸運的是,閻象現在有了重新選擇的機會。在劉寶的麾下,他或許能夠找到真正的歸屬和施展才華
:()霸業春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