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偉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看著眼前的景象,他的心也像被揪住一樣疼,但他知道,此刻必須鎮定。
他迅速組織村民開展自救,呼叫抽水機排水,扶起倒伏的玉米,對受損小麥進行搶收。同時,他透過村裡的廣播安撫大家的情緒:“鄉親們,天災不可怕,咱們這麼多困難都扛過來了,這次也一定行!咱們抓緊補救,把損失降到最低,只要大家團結一心,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在他的鼓舞下,村民們重拾信心,男女老少齊上陣,日夜奮戰在田間地頭。
經過幾天幾夜的努力,農田逐漸恢復生機,雖然產量受到一定影響,但村民們在這場風雨中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而那位超市老闆在考察後,對村子的抗災能力和村民的精神面貌大為讚賞,不僅簽下了採購合同,還提出願意幫助村子建立農產品深加工車間,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
此後,村子一步步走上正軌,農產品遠銷各地,深加工產品也備受市場青睞。祁同偉望著煥然一新的村子,心中滿是感慨。從最初的銷售困境,到如今的繁榮景象,這一路的風吹雨打、波瀾不驚,都化作了村子成長的養分。
“同偉啊,這麼早就開始折騰啦!”村裡的老支書溜達過來,看著忙碌的祁同偉,滿臉笑意。
祁同偉抬起頭,擦了把汗,“叔,咱這玉米品質好不容易打出去了,可不能在發貨上掉鏈子,得讓買家收到貨就豎大拇指。”
老支書點點頭,蹲下身,拿起一根玉米,“你說咱這村子,以前哪能想到有今天這光景。以前賣給收購商,價格被壓得死死的,大夥一年到頭白忙活。現在可不一樣咯,網上那些訂單,看著就來勁。”
“是啊,叔。但咱也不能鬆勁,還得想法子把小麥也賣上價。”祁同偉目光堅定,“我想著,咱得給小麥也搞出點特色,不能光靠量大。”
說話間,村民們陸續聚攏過來,有的幫忙分揀玉米,有的討論著即將到來的採摘節細節。“我聽說隔壁村也想學著咱搞電商,咱可得跑快點。”年輕的小虎子喊道。
祁同偉笑了笑,“不怕,咱們起步早,還有經驗。只要咱們團結一心,把品質把控好,他們趕不上。”
籌備採摘節的日子裡,祁同偉帶著村民們一起佈置場地。村口拉上了大紅橫幅,寫著“豐收採摘節,歡迎您來體驗田園樂趣”。果園裡,他們精心設定了指示牌,引導遊客採摘。
採摘節當天,陽光明媚。周邊城市的遊客們駕車紛至沓來,孩子們興奮地在田間奔跑,大人們則拿著籃子,穿梭在玉米地和果園裡,盡情享受農事採摘的快樂。
“這玉米咋賣啊?”一位遊客問道。
祁同偉迎上去,“咱們這玉米都是現摘現賣,保證新鮮,五塊錢一根,您嚐嚐,甜得很。”
遊客嚐了一口煮熟的樣品,當即點頭,“給我來二十根,帶回去給親戚朋友嚐嚐。”
村民們看著自家農產品如此受歡迎,個個幹勁十足,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在歡聲笑語中,不僅農產品銷售一空,還與不少遊客互留聯絡方式,為後續長期合作打下基礎。
然而,前行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隨著訂單增多,物流配送成了新難題。有幾次,因暴雨天氣,道路泥濘,貨車無法進村,導致發貨延遲,部分買家給出差評。祁同偉心急如焚,立刻召集村民開會。
“大夥別灰心,物流出問題,咱們一起想辦法解決。”祁同偉安撫大家的情緒,“我聯絡了鎮上的幾個貨車司機,他們經驗豐富,就算路不好走,也能儘量按時把貨送出去。另外,咱們自己也得把包裝再加固下,防止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受損。”
村民們紛紛響應,有人提出湊錢修路,改善村裡的交通條件;有人主動承擔起加固包裝的任務。那一刻,面對困難,大家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