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總開始向我道出她的經歷:
“我出生在一個三線城市縣城裡的普通家庭,雖然我沒你有本事,家裡也沒錢供我到國外讀書。但我也是個小鎮做題家,透過高考來到了上海,在本科期間就自己創業。
我學的是金融學,大二的時候就跟幾個師兄師姐一起合夥了一傢俬募基金。
可能出於我自小就對成功的渴望,在初中時期就開始關注股市,學習關於價值投資和技術分析的基礎知識。
當很多幾十年的老韭菜還把股市當成賭場的時候,大一的我就用新開的賬戶,把在高三畢業的暑假裡,打工賺的幾千塊,透過槓桿翻了幾十倍。
合夥公司的師兄師姐家境都比較優渥,但看到我的實力,在大二那年就誠邀我入股,一起創立了一個合夥企業,搞起了私募。
總的註冊資本是兩千多萬,我把我的幾十萬全投進去了,本來是最小最小的股東,但因為我選股和操盤的水平遠遠超過其他合夥人,最後就被推舉為ceo。
那個私募基金,當時就叫「金翼私募」。
也就是現在金翼集團的前身。
股市裡有句名言:「牛能賺錢,熊能賺錢,只有豬才會虧錢」。
我的盤感一向很好,不僅國內的莊,還是高高在上的華爾街精英,在我看來,全都是待宰的羔羊。
本科畢業的時候,我已經把私募基金髮展成了國際市場上快速崛起的投行。
後來公司以極快的速度,從金融業,跨界到網際網路和製造業,涉足範圍越來越廣,在我26歲那年,已經成長為一個大集團。
那時候,我跟大修卡還是沒有一丁點的關係,直到……
我收購了日本一家快倒閉的醫藥公司——智腦公司。
那是一家專注於科技和生物製藥的企業,我當時看中的是它在生物製藥方面的專利,想跨界到醫藥行業,與其自己研發,不如直接低價買一個曾經的龍頭更划算。
那企業本來是行業龍頭,但管理層離奇地一個個相繼失蹤,當時我以為他們應該是會計造假,捲款跑路了。
不過我們金翼集團最不缺的就是錢,全世界的交易所都是我們的提款機,我就想,如果能用錢,就買到龍頭企業的專利,實在是太划算了,於是二話不說就要把它給收購了。
但收購的過程中,才知道這公司的底細——由大修卡集團實際控股。
我當時對大修卡的認知跟你剛才進來時的差不多。
覺得不就是大一點的企業嗎?在商言商,我能開個它無法拒絕的價格,它把智腦公司賣給我,就這麼簡單。
但我真的把大修卡想簡單了。
它們的董事會聯絡了我,向我說出了大修卡的真面目。
它們說,本來智腦公司它們可以內部消化掉,但看中了我的能力,還有我的作風,說大修卡需要我這種人才。
呵呵,有點像我們現在這樣吧?”
我沒有回答,金總接著說道:
“我自小就渴望著成功,原以為商業上的成就就是人生的最高追求,但還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這世界最高的存在,原來就是大修卡。
也許是見慣了商場上的廝殺,還有各國governnt的騷操作。
束縛你的道德枷鎖對我沒有用,我最後還是決定加入大修卡,成為它們的董事之一。
我剛才不是當著你面罵過「猛士」的管理層嗎?
如果我是他們的管理層,我絕對不會讓侵華戰爭發生,我甚至會主動對外輸出普世價值觀,促進世界的和平。
所以,這就是我在大修卡要做的事情。
不過,大修卡還是跟一般商場上的企業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