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膳監本也輕鬆,所以,聽到範弘突然跑了來,尚膳監上上下下全都嚇了一跳。主事的韓太監雖跟範弘一模一樣的品級,卻是點頭哈腰地跟在後頭巴結,臨落座之前,他還搶著把自己平日珍藏不用的一張熊皮坐墊擺在了那張衫木交椅上,又忙不迭地吩咐人擺上腳爐,最後才把一個暖爐雙手遞到了範弘手裡。
“把這幾個月仁壽宮的膳單拿來看看
一聽這話,韓太監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如今宮中內外都知道皇太子病了,再加上東西六宮一封,如今說什麼鬼話的都有。他平日只當是
熱鬧:範弘這麼在面前一坐一問。他就有些架不住了。忙陪哭世:“範公公,太子殿下還並不常用膳房的飲食
“吧嗦什麼,咱家又不是來興師問罪的!”
範弘平素和藹,這會兒臉一板怒。那韓夫監哪裡還敢多言。慌忙親自出去,不一會兒就捧了一本膳冊進來,誠惶誠恐地呈了上去。範弘接過來翻了幾頁,眉頭就漸漸皺了起來,一面若有所思地用左手尾指輕輕叩著扶手。
十月的膳單上,點心多半是香油燒餅和砂餡小飲頭,這是太宗皇帝還在的時候就最喜歡的兩道點心,所以太后跟著吃了多年,許是習慣,所以仍是沿用。菜品是惰羊肉、清蒸雞、林醋鵝、燒豬肉、鵝肉巴子、鹹鼓芥末羊肚盤、蒜醋白血湯,加上茶水一共八品,再加上太后不喜牛乳,所以足可見確實節儉。只不過,這一樣樣全都是油膩的東西,怪不得仁壽宮的茶葉素來是有多少去多少。
他隨便又翻了幾頁,再看了看皇太子支應的那些東西,就合上了膳冊。隨手擱在了一旁,又問道:“咱家記得,往常光祿寺還會供上民間時令小菜,比如苦菜根小苦菜葉、蒲公英、蘆根、蒲苗等等這些,如今怎麼都沒了?”
範弘是司禮監太監不是尚膳監太監。平素雖也核算二十四衙門的開銷,但細賬從來不查,此時突然問起這個,韓太監頓時有些措手不及,好一陣子方才訥訥說道:“光祿寺之前提過,如今這些東西不好找,再說就是加在御膳當中,也很少食用。所以之前我向太后面前的魯尚宮提了一提,魯尚宮傳了太后的話,已經鐲了大半年了,各宮都是如此
太祖皇帝喜食肉;太宗皇帝喜食肉,更喜麵食;仁宗皇帝亦是如此。無雞鴨魚肉不歡;所以太祖皇帝定下的民間時令小菜點心依季節進呈是不假,但素來是怎樣呈上去的。怎樣撤下來的,很少有貴人會真的伸筷子。就是如今的張太后,也只是用些麥粥高粱粥之類的小點心,那些野菜之類的東西只是偶爾品嚐。所以,暫時撤了這些,看著似半並沒有什麼問題。
然而,範弘是什麼人?他進宮至今也已經二十年出頭了,都是在貴人身邊打轉,早已習慣了用審慎的目光去看待那些變化。就算是太后親自肯蜀免這些,怕這一遭也是有人指使。但張越不過是提個由頭,到底如何,還得先去向御藥房那三個御醫問清楚。
於是,他便看著韓太監說:“這事是光祿寺的誰提出來的?”
韓太監此時已是存了十分小心:“是一個姓劉的典簿。”
範弘閉言就衝一個隨從的中年宦官打了個眼色,見人悄無聲息地退下了,他便淡淡地說:“回頭咱家再去問問魯尚宮和仁壽宮的膳房看看。就算是好心,祖宗家法也不是能隨意改動的,太后體恤,你們不能當做是成例!以後膳冊若是還有什麼改動,直接送司禮監!”
這無疑是給尚膳監上下的脖子上套了一副枷鎖,但瞧著範弘不容置疑的模樣,那中年宦官不敢再有質疑,只得低頭應了下來,又恭恭敬敬地送了範弘離開。等到人走出去老遠,他方才往回走了兩步,又抬起袖子擦汗,恨恨地在肚子裡罵了一句。
“安南蠻子,擺什麼架子!”
張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