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 (第2/5頁)

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立即“協派英法委員各三人合議分派園內之珍物。”法軍司令孟託邦當天即函告法外務大臣:“予命法國委員注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予行將以法國極罕見之物由閣下以奉獻皇帝陛下(拿破崙三世),而藏之於法國博物院。”

英國司令格蘭特也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人之物件。”

軍官和士兵,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了攫取財寶,從四面八方湧進圓明園,縱情肆意,予取予奪,手忙腳亂,紛紜萬狀。他們為了搶奪財寶,互相毆打,甚至發生過械鬥。以此取樂。大部分法國士兵手掄木棍,將不能帶走的東西全部搗碎。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天三夜不滅,煙雲籠罩北京城,久久不散。這座舉世無雙的園林傑作被一齊付之一炬。

事後據清室官員查奏,偌大的圓明三園內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閣及廟宇、官門、值房等建築倖存,但門窗多有不齊,室內陳設、几案均盡遭劫掠。自此同時,萬壽山清漪園、香山靜宜園和玉泉山靜明園的部分建築也遭到焚燬。

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英國侵略軍燒燬安佑宮時,因他們來得突然,主事太監又反鎖著安佑宮的大門,所以,當時有太監、宮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燒死在安佑宮,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

這樣的暴行,事後有國際社會有任何人追究了嗎!?

那些高尚的西方人,把那些文物歸還了嗎!?

沒有。

從來沒有。

光是記錄在案的西方各國奪走華夏的文物,就有超過一千萬之多。

他們只是這些“戰利品”放在自己的博物館裡,洋洋得意展出,在拍賣會上用難以置信的高價賣給愛國的中國商人。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強國了,他們都能厚著臉皮把這些文物據為己有,在這個時空,你指望這群西方混蛋,能良心發現把東西吐出來給你?

你以為他們真的像是他們嘴巴里說的那麼高尚?

別這麼幼稚了……

所以,蘇懷的憤火,不是炙熱的,而是凝如寒冰,冰冷刺骨的憤怒轉化為極端冷靜。

“所以,安秘書長你也是這個意思?”蘇懷轉頭望向了教科文組織秘書長,異常的平靜。

安秘書長嘆了一口氣道:

“這件事情上,華夏的遭遇確實令人同情,但是教科文組織不是軍事法庭,無法審判戰爭中的罪行。

而且教科文組織成立的初衷,就並非為某一個國家而牟利的,我們秉承的是‘文化世界主義’觀點,不將文物視為“國族獨有”的文化遺產。

我們教科文組織的最終目的,是要消除國族,國家間的文化分歧。

而‘文物原出國’追討也是太過模稜兩可,是以現在的國界行政疆域上劃分嗎?”

安秘書長溫和地問蘇懷,蘇懷卻沒有回答,因為安秘書長根本也不打算讓他回答,而是讓他聽:

“如果這樣分,現代國家與過去歷史文明的歷史演變,隨時間的變化,領土疆域、語言文化以及國號,大多是更替變動,甚至是斷裂的。

在一度位於希臘帝國邊緣的阿富汗製作和發掘的古希臘藝術品,應屬於希臘還是阿富汗?在阿富汗貝格拉姆發現的古埃及玻璃和象牙製品現存於喀布林的國家博物館,它們屬於哪個現代國家?

巴基斯坦發現的一具2600年的木乃伊,伊朗宣稱這是一位古伊朗皇族成員的遺體,但巴基斯坦是否應該接受這樣的聲索理由?”

說著,望向蘇懷道:

“各國自己擁有不同的文明,並以

最新小說: 重生黛玉清仇錄 第五人格:尋找感染源 現代高材生的古代傳奇 盜筆:被張麒麟暗戀?我是男的! 四合院何雨柱之偷天換日 殘夢遺傷 伊萊克斯亡靈法神 不準叫我氣球姐! 霍格沃茨的命運巫師 原神,身為初代雷龍,我竟被同化 【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 大玩家:第一紀元 死對頭總想讓我喜歡他 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 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 庶女開鋪:我靠美食當上商業女王 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 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 魔法辭條 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