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那你說太清宮的地勢為什麼那麼低呢?與地平面相差近二米深之多,都被人叫成‘太清坑’了;再看看現在興三寶擠兌三清的勢頭,這是不是表示著咱道門正在沒落啊?”我又接著問。
老頭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說:“哎,你們現在的小青年,有幾個真正關心過歷史的啊?道家才沒有現在的佛家那麼無聊呢,整天搞傳宣傳,拉客!這證明什麼?只證明他們混不下去了!連最基本的清修都做不到了,為了生活而活!還興三寶擠兌三清,他擠兌的著嗎?三清是不鳴則矣,一鳴驚人!”
我又假裝懂了的樣子點點頭:“哦,是這麼回事啊。”;其實我並不關心他說的這些東西,我出來逛街就是打時間散心來了,對於考古之事我從來都興趣不大。因為雲哥一直認為“過多的參照舊的事物,只會影響本應向前的腳步。”
老頭接著說:“就拿太清宮來說吧,你們可能都不知道!知道那地勢為什麼那麼低嘛?”這老年人說話就是羅嗦,你都說我們不知道了,還問我們知道嗎?雲哥無奈的聽老頭繼續說:“咱們這經常下雨,你看那院裡有積水嘛?”;雲哥想想“說的有理,有一次我大雨天去那玩,外邊道上的水都沒腳了,可是太清宮院裡真的沒有積水哎!”搖搖頭說:“不知道”;老頭此時異常興奮的說:“那下面有一條真龍!下多少雨都會被吸乾的。”
“啊?”雲哥大掉眼鏡!“誰這麼大膽把龍壓在廟下面的?”
老頭神采奕奕的看了看我說:“不知道了吧!是這麼回事,聽我給你講太清坑,哦不對,是太清宮的由來!”
相傳康熙年間,東北大旱無期,數月無雨,莊稼枯死,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於是當時此地守將叫“烏庫禮”就出告示,賞銀三千兩,尋人求雨。訊息傳開了,豐厚的賞金吸引了不少前來應徵之人,雖都是自稱求雨如何靈驗,但卻無一人能夠求得雨來,如此,旱情始終未能緩解,並頗有愈演愈烈之勢。正巧咱道門的前輩全真七子丘處機的徒弟全真道龍門派第八代傳人郭守真在本溪的九頂鐵剎山修行,聞聽此事,下山來此夜觀天像、高搭法臺三丈三,連續做法七七四十九天,終於求來大雨;此事驚動了康熙皇帝,欲聘請郭守真為護國法師,賞銀萬兩!
當時郭守真就和康熙說了,出家人自在清修,不宜入世染凡;不過見康熙爺您也是一朝明君,有些事還是向您交待了為上;此處大旱並非普通天氣原因,而是東北之地,暗藏一條真龍,加以時日修練有成,東北必出天子,我朝有恐不保!
康熙聞言大驚,忙問郭道長這該如何是好?郭守真就又說了,為保我朝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我定盡力而為;不過此龍為螭龍,修練多年,坡據法力,這大旱實是它為了修為更進一步吞吸天地之水而造成;憑我一人法力難以制服,若想將其封印必借萬民蒼生之力啊!
於是,康熙與郭守真秘密商討之後,搞了一個民眾活動嘛;就是讓郭守真先做法將螭龍引至一水塘,暗布封印之術,再讓百姓用事先準備好的石頭向郭守真投擲,打中者賞銀一兩,從而藉助萬民之力完成整個封印過程。那老百姓能打著他嗎?水塘填平了也沒打著。然後用康熙給的萬兩賞銀在那蓋了這座廟“太清宮”。
“你明白了嗎?”老頭看看我聽的入迷的樣子問。
我搖搖頭說:“我不明白!他做為一個出家人,他不是賤的嘛,閒著沒事,管什麼國家大事啊!好好在山上修他的仙得了。”
老頭也搖搖頭說:“非也,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保一方安寧,救世人與水火,是出家人積功德之事!”
他麼的損人利已,你功德了,那龍能恨死你!想到這雲哥又問:“那他用的是什麼封印之術?可否解封將那龍放出來!”
“呵呵,放出來?怎麼想的啊你!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