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補——】
嬴政的這番話,相當於一錘定音,不予反駁的資格。
大臣們面面相覷,王翦等人只是嘆了口氣,不再多言。
因為他們就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只要沒有傷害到自己的根本利益,沒有理由再跟皇帝較真。
姓,亦有高下之分。
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媯、姚、姞\/妊。
八大姓之間,沒有高下之分,無疑都是最尊貴的姓。
除了這幾個大姓的族人,其他皆為螻蟻。
在他們眼裡,什麼亂七八糟的姓,例如子姓、羋姓,都是一群上不了檯面的貨色。
“什麼檔次?跟我用一樣的稱呼,你們也配稱為姓?”
不要以為“田氏代齊”是屌絲的逆襲,人家田氏也是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媯姓,把姜姓齊氏趕下臺,合情合理。
戰國七雄之中,只有楚國不是上古八大姓,所以一直被稱為蠻夷。
而這一次,秦始皇頒佈法令,實施姓氏合一的舉措,能造成多大的影響嗎?
如果嬴政沒有提出保留上古八大姓的高貴品質,可能會出大事。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非八姓者義憤填膺,但是自有大儒為我辯經。
那群小姓的族人會被高貴的八姓子弟,噴得體無完膚。
製造新的矛盾,有時候是解決矛盾的辦法之一。
......
三天後,嬴政再次語出驚人。
“朕,欲繳天下儒經。”
“???”
啥?我沒有聽錯吧?
百家爭鳴持續數百年時間,發展得最好的只有十大名派。
分別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排名不分先後。
儒家,就位列十大名派之一,信徒廣佈天下,擁躉無數。
韓非皺眉,就連李斯也神色凝重。
他們兩人,雖然在法家有所成就,但師從儒家。
“陛下,何故如此啊?”
“儒家不羈,恐會引起天下動亂。”嬴政淡淡的說了一句,“廷尉有言,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朕也是思慮許久,才艱難的做出這個決定。”
韓非子一聽,好傢伙,拿我的話出來擋槍,我還能說什麼?
沒辦法,只好將心中的衝動抑制住。
不過,朝堂之上,可不止他一個人師從儒家啊。
“陛下,此舉怕是會引起天下儒生不滿,還望三思。”
“何人膽敢質疑?”嬴政怒目圓瞪,嚇得群臣不敢再言。
李斯上前一步說道:“陛下,儒家早已在中原地區傳播已久,擁有大量信徒,如果強硬封禁,怕是會引起民憤。”
嬴政一甩衣袖,他站了起來,轉身就走。
“朕沒空聽你們的之乎者也。”
這一次,不同上次的姓氏合一,嬴政完全沒有采納諫言的想法。
儒家,他是封定了,誰來都擋不住。
“儒士在坊間妄議朕暴戾,並且知法犯法,這些惡行,怎麼無人提及?”
嬴政下決心封禁儒家,除了為自己的安全著想,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儒家子弟思想太過活躍,時常在背地裡議論秦法嚴苛。
普羅萬眾都沒有意見,這群不遵紀守法的人,反而意見極大。
儒家子弟就像後世的鍵盤俠,到處瞎幾把亂噴。
天下百家,善口技者數不勝數,為什麼就你們儒家恨國?
“咸陽城內,侯生、盧生譏諷秦朝,你們處理了嗎?”
這兩貨能引起秦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