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避免被噴。1在本書匈奴是自己人,助力秦始皇統一六國;2據考古,馬鐙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西漢,霍去病和匈奴對戰,雙方都有馬鐙;3五胡亂華都怪發明馬鐙的人?自媒體胡言亂語!典型的拉屎不出賴地硬。】
北方草原——
宋坤又恢復了原來的逗比,彷彿那天晚上的事情,從未出現過。
這讓攣鞮依咬緊牙關,最討厭說話說一半的人。
今日,風雪漫天,草原上有一道孤單的身影,踩著厚重的雪,艱難的徒步。
他就是宋坤。
前些天晚上,狼群偷襲羊圈。
他不服氣,追了上去,將一頭落單的小狼崽拿下。
代價就是,丟了一匹馬,回去應該會被攣鞮依罵死。
宋坤在姬馜的特殊培訓下,終於學會了騎馬,就是駕駛技術有待提高。
他跑著跑著,經常會摔落下馬。
因為馬背光滑,很難坐穩,跑著跑著,顛簸之下,容易屁股歪。
宋坤覺得這樣可不行,於是他找來一根木頭,重新啟動木匠身份。
“獨孤頌,你在幹嘛?”
頭曼啃著羊腿,走過來,好奇的看向宋坤忙活。
“我在做馬鐙。”
“什麼是馬鐙?”
宋坤將雕刻好的鏤空環形玩意,用麻繩兩邊綁上,走過去,先跳上馬背,再將繩索放下。
自此,馬背兩邊分別多了兩個可以用雙腳踩的玩意。
他雙腳勾住馬鐙,感覺與自己的腿長,不太匹配,又下馬重新調整麻繩的長度。
一來二去,經過十幾次實驗,終於完成製作!
頭曼愣愣的看著他在忙活,還以為是啥玩意呢,竟然是這個?
“哈哈哈,阿頌,你莫不是要笑死我?”
“咋了?有何問題?”
“騎馬還需要這玩意嗎?”
在頭曼眼中,這個什麼馬鐙,完全是多此一舉。
就像會騎腳踏車的人,看到小屁孩的單車後輪,旁邊多了兩個小輪子保持平衡,一樣搞笑。
宋坤笑而不語,你小子,真不識貨。
馬鐙、馬凳、馬蹄鐵,被譽為冷兵器時代,最偉大的三項發明。
極大的增強了騎兵作戰能力。
關於馬鐙,有部分史學家認為,是草原匈奴人發明的。
但是,這個邏輯說不通。
理應是,想騎馬但是不太熟練的中原人搗鼓出來的,就像宋坤那樣。
只有在你有需求的時候,才會想著去發明創造。
你見過雙眼視力5.0的人,去主動買一副近視眼鏡嗎?
因為他們不需要,所以不會想著去改變現狀。
那馬鐙,又是最早從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最初,史學家從西晉墓中,挖到一個鐵製的馬鐙,便認為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
但是呢,誰規定馬鐙只有鐵製?它就不能是一對簡單的繩索,一塊粗陋的木頭,或者是精美的皮革呢?
上述材質都很難儲存到兩千年後。
又有史學家認為,馬鐙最先出現於戰國時期的趙國。
但馬鐙又不是什麼很複雜的東西,秦國與趙軍交戰的時候,見“胡服騎射”這麼猛,就不會偷偷學去嗎?
可惜並沒有,戰國七雄,只有趙國玩騎兵,其他諸侯國幾乎都是車兵。
直至,有考古學家從漠北壁畫中,觀察出來馬鐙的形狀,推測匈奴是最早使用馬鐙的民族。
又在霍去病墓發現了馬鐙的痕跡,確定馬鐙出現時期,最早可以推算到西漢時期。
換言之,哪怕沒有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