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不太真實的喜感。
隨後,稍微易容過後的兩人大搖大擺的走出邯鄲城。
嬴政好奇問道:“坤,我記得,好像姒姓分支並沒有宋氏啊,不應該是子姓嗎?”
“呃,這個。”宋坤欲言又止,“說來話長。”
......
宋坤先祖確實顯赫,姒姓乃夏朝的國姓,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便是姒姓。1
其一脈原為豢龍氏,然後在夏朝因有功,賜姒姓。
夏朝滅亡後,先祖顛沛流離,融入殷民六族。根據“姓千萬年而不變,氏一再傳而可變”的規則,故改成條氏。2
進入春秋時期後,禮崩樂壞,原本只能透過賞賜而得的“氏”,如今規矩放開,先祖又曾改為巫氏、刑氏、解氏......
兜兜轉轉二十幾個諸侯國,老祖宗都混得風生水起,改氏之後,無一例外,沒過幾年,那些諸侯國都被滅了。
上一個待的諸侯國是宋國,先祖還以為,好歹是個春秋五霸,應該可以安居樂業了吧?
萬萬沒想到,三年後,在公元前318年,宋國內部發生卿大夫奪權,戴偃稱王,戴氏代宋。
身為宋國高層士官的先祖,趕緊收拾行李跑路,其實是被驅逐出境。
他們又來到了趙國,此時早已三家分晉,只是家族不再榮耀。
憑藉著在宋國學來的經商技巧,日子倒也過得不算艱難。
然而,到了宋坤這一代,還沒來得及改氏,就驟然淪落。
他的父親宋涗在回家的途中,被趙軍強徵入伍,連家人最後一面都沒得見,最終成為被坑殺的四十五萬趙軍一員。
戰後發放撫卹金,他的母親為了不牽累子女,連夜扛著全家家當,去追逐真正的愛情。
留下三子一女在家中乾瞪眼。
大哥宋乾艱難的拉扯著弟弟妹妹長大,兩年前參軍,不出意外的話,出意外了,死在邯鄲保衛戰,連最後一面都見不到,只回來了一盆灰。
結果撫卹金一毛沒得,你麻痺的趙國!
身為次長兄的宋坤,只能擔負起撫養弟弟妹妹的大任。
每日,上午耕種打獵,下午挑糞澆灌,偶爾會帶著嫂子和妹妹在家編織的衣裳帶去邯鄲城賣。
他負責種田,弟弟則是照料桑樹林,妹妹採桑養蠶。
所謂勤勞致富,一家人的生活,也還算過得富足。
其實家裡早已有閒錢在邯鄲城內購置一套宅院,只是宋坤不允許。
之所以選擇在偏僻的山裡生活,是因為他不想再重蹈覆轍。
如今秦趙兩國戰爭頻發,趙軍已經喪心病狂了,到處抓人當壯丁。
而趙國的法制運作,並不像秦國那般嚴謹,舉個例子,戶籍制度。
其實在商代就有相關的戶籍管理,那時叫“登人”,後來武王伐紂,覺得這玩意好使,便延續下來,戰國時期被各國沿用。
趙國的“登人”核驗,很散漫,不如秦國那般嚴厲,宋坤發現,是個人都能進出邯鄲城,極其鬆懈。
因此,他每次被邯鄲城衛盤查的時候,都會擠出眼淚告訴對方,家中已有一人參軍,而我是僅存一子,假身份你就查吧,一查一個不吱聲。
反正對方又不會真的去核實,通常看你表情不像說謊,就放你離開。
......
兩人交流一波姓名後,宋坤好奇問道。
“政哥,你家在哪?”
因為這個時代並沒有出現“哥”的稱呼,僅通假“歌”字。
最早出現在魏晉時期,由鮮卑族傳入中原,唐初稱呼父親,部分人也喊“哥哥”。
因此,嬴政沒聽懂宋坤為何要叫他“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