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他,年輕氣盛,一看就是心智不成熟。
如果依秦律,謀反可是大罪,要被判腰斬的。
不過,謀反未遂,加上對方是韓國平民,如果隨意判決腰斬,怕會引發暴動。
秦王政交待過:打仗的時候殺敵國士兵可以,千萬不要對黎民百姓下死手。
畢竟,六國遺民,日後也會成為秦國一員。
王翦再三考慮,沒有殺掉張良,而是施以“黥刑”,發配做苦力。
所謂“黥刑”,即墨刑,上古五刑之一,就是在你臉上刺字,一輩子都是隸臣(奴隸),別人一眼就看出來,你小子犯過法。
別以為判得很輕,這已經是很嚴重的刑罰了。
王翦想的是,一旦徹底攻佔韓國,那些曾經被秦軍判刑的韓國黎民,肯定是不會放過的。
他們有前科,而且遭受苦難,比一般人更憎恨秦國。
只是現在不適合直接殺掉。
......
蒙武、王翦率領的第三支大軍,在韓國滯留。
不過,由白仲率領的二十五萬秦軍、十萬匈奴騎兵,已經全軍出擊了。
他們比蒙武還要更快動手,主打一個猝不及防。
由於趙國北境築有長城,所以匈奴騎兵直接進入秦國,與秦軍匯合後,朝著趙國林胡區域攻去。
“秦軍來襲!速,列陣!”
訓練有素的趙軍,收到斥候彙報後,先是安排城中居民安頓好。
有一個成語,叫做“墨守成規”,本意就是指墨子教導守城之法。
而墨子,是先秦時期有名的守城大師級人物。
“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禦,為節用。”
對於城中百姓,有非常嚴格的規定,不許亂跑,不許喧囂,如果有不聽命令滿大街亂跑的黎民,當場斬殺,隱瞞不報者也要斬。
“及非令也而視敵動移者,斬。伍人不得,斬;得之,除。”
還會安排城中年長的老者,蹲守在街巷進出口,以防奸細偷偷潛入城中。
因此,不會出現電視劇裡,攻城的時候,黎民驚嚇逃跑的景象。
白仲站在高處,望了眼趙國城邑,他暗暗皺了眉頭。
“趙國早有防備的,怕是要苦戰。”
得知秦匈結盟,趙王偃第一時間就增派兵力到北境抵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