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遭受劇烈創傷、嚴重壓力或強烈情緒波動之後,人體會啟動應激反應的防禦機制。
可能會干擾到記憶系統的正常運作,導致部分或全部記憶內容無法被訪問,即記憶缺失。
在百越地區,王賁親眼目睹了許多慘死的戰友。
五十萬人啊,整整五十萬秦卒死在了這裡。
再加上王賁的年紀不大,才二十歲就遭受了如此沉重的心理和生理打擊。
這種病,打過仗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
“有什麼辦法,可以治療嗎?”
“只能靠他自己。”
王翦嘆了口氣,他帶兵多年,見過不少部下患有此病。
原本以為,自己的兒子應該可以堅強一些,看來還是高估了。
賁兒只是一個剛及冠的少年呀。
王翦心中後悔不迭,早知道,當初就不應該安排。
這下好了,萬一讓兒子從此懼怕戰場,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白仲心裡擔憂,因為白辛雲好像也是同樣症狀。
獨孤華歪著頭觀察他們的行為,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什麼失魂症?打仗還能患上失魂症的?
不過他也沒有經歷過,自認為沒資格去評判。
本來,王賁和白辛雲回去秦朝之後,應該是沒事的。
可是當他們重新踏足百越,見到熟悉的地理環境,種種不好的回憶瞬間湧上心頭。
如果讓他們在咸陽好好的休整一段時間,晚點再出徵,或許就不會患上此病。
可兩場戰爭的相隔時間太近,導致病狀發作。
......
孔雀王朝。
公元前327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在滅亡了波斯帝國之後,侵入阿三西北部,並且留下了一支軍隊。
十年後,摩揭陀國一名出身剎帝利貴族,率領當地人民揭竿而起,將馬其頓軍隊打敗,宣佈獨立,並建立了孔雀王朝。
感覺阿三的歷史,就是在不斷的被殖民,然後復國,再被殖民,繼續復國的死迴圈之中。
被波斯人打,被馬其頓打,被大月氏打,被突厥打,被王玄策打......爸爸是換了一個又一個。
近代,聖雄掀起一場“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才爭取得來獨立與自主。
所謂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簡單來說,你打我們,屠殺我們,我們就是不還手,搞絕食、禁慾等自虐行為,儘可能用愛感化殖民者。
“拿出兩億人讓殖民者去殺,剩下兩億人罷工絕食,日不落總有一天會成為我們的奴隸。”
簡單來說,非暴力不合作,一暴力就合作。
反正阿三人夠多,你是殺不完的,只要沒殺光,我們就是自由的!
如果你花一天時間去了解聖雄,你會發現,你浪費了一天的時間。
當年,據說阿三都印好了中文教材,結果——咳咳。
......
言歸正傳——
孔雀王朝的首任君主旃陀羅笈多,晚年篤信耆那教,按照教義最終絕食而亡。
後來他的孫子,也就是阿育王。
阿育王是個狠人,他在父王死後,殺了99名兄弟,比胡亥還離譜。
當然,這個資料有待考究,畢竟出自佛教傳說,也不知真假。
拋開事實不談,阿育王應該是個不折不扣的狠人。
孔雀王朝的摩揭陀國,在他們領土的右邊,非常靠近滇越。
當王翦和白仲等人,率兵來到城下的時候,他們驚呆了。
不是哥們,你們連個像樣的城牆都沒有嗎?
更離譜的是,連個守城士兵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