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通風未必是件好事,只一會兒,蘇錦便凍得兩腿冰涼,上下牙也開始打架。
終於一名內侍出了偏殿門站在寶座下的臺階上高呼道:“皇駕駕到!”
蘇錦打起伸頭觀看,只見兩名侍衛將左首偏殿通道的簾幕高高挑起,一人頭戴通天冠,身著黃燦燦的龍袍外罩絳sè紗帛,緩步走出。
百官跪倒在地,待趙禎登上寶座坐定之後,齊聲叩首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趙禎面帶微笑,擺手道:“諸位愛卿平身!”
眾官紛紛起身,站好,趙禎道:“給呂相賜坐!”
內侍搬來錦凳放在左手首位,呂夷簡出列拜謝之後,施施然坐於錦凳之上。
趙禎雙目掃了掃殿下群臣,遠遠看見蘇錦站在末位,臉上露出笑意,收回目光道:“諸位愛卿何事事奏議,便請上前奏請,待奏議結束,朕還有幾件事要請諸位愛卿廷議。”
眾臣心知肚明,都明白趙禎所說的廷議之事是關於什麼。
短暫的沉默之後,右首班列一名官員上前施禮道:“臣杜衍有事啟奏。”
趙禎點頭道:“杜愛卿,何事啟奏。”
杜衍道:“樞密院所屬禮房主事上報,遼國派人送來公函,言及近ri將派使臣攜國書前來朝拜吾皇,臣請皇上示下。”
趙禎皺眉道:“遼人去歲冬月剛至,如今又派人前來,是何用意?公函上可說明原因了麼?”
杜衍道:“啟奏陛下,公函上倒並未提及,臣已命禮房主事錢宸查明回奏,臣以為不必多慮,無非是來往主客之禮罷了。//。。//”
趙禎點點頭道:“遼使不同諸位番,待迎之禮當遵國制,待之以隆重之禮便罷,可著鴻臚寺全權接待,待使節到達,可引之上朝遞送國書。”
杜衍躬身道:“遵旨。”說罷轉身yu退下,右首官列之中忽然有人出列道:“啟奏陛下,臣對此事有異議。”
趙禎一愣愛卿,你有何異議?”
此人瘦高身形,容貌清減,正是樞密副使陳執中,也是一位兩朝老臣,去年剛從青州知府任上調任回京擔任樞密副使一職。
“臣分管河北東西兩路防務河北東路送來探報,霸州北谷津關,雄州瓦橋關一帶有遼人兵馬集結,似有不圖之軌;臣以為聯絡此次遼人來使之事,恐有事端發生。”
趙禎愕然道:“怎地杜樞密未曾提及此事?”
杜衍測的瞟了陳執中一眼道:“啟奏陛下,陳副使所言之事確實有報,但遼人在邊境調動兵馬之時時有發生,也犯不著大驚小怪;瓦橋關以北是遼人的地方,人家部署兵馬駐紮邊境,就如同我河北東路保定信安兩軍駐防排程一樣,乃是尋常之極之事,陳副使未免大驚小怪了些。”
趙禎吁了口氣,點頭道:“倒也是這個理兒,但需小心防備,嚴加監視才是。”
杜衍道:“陛下請放心,斷不至於出現紕漏。”
陳執中冷然道:“臣不這麼看,這一次似乎與往常不同,遼人帶兵之將乃是遼國皇太弟耶律宗元和大將蕭惠,此二人乃是遼國名將,那耶律宗元乃是遼國兵馬大元帥,此番集結之兵據稱有五萬宮帳軍和十萬部族軍,可見來勢洶洶,不可不防。”
眾臣吸了口涼氣,以往遼宋邊界上的駐軍大多為部族軍和京州軍,所謂部族軍其實便是親王大臣以及部族首領的扈從軍,遼國ri常的邊境守衛都是徵召這些軍隊去守衛,一來減少他們的威脅,二來也可以讓這些王公大臣有立功之機;而京州軍則只是一些平民,類似於鄉勇之類,數目龐大但只有戰時徵召,戰鬥力也並不強。
作為最的宮帳軍,則是皇帝的衛隊,隸屬皇上直轄,類似於大宋禁軍,無論裝備戰力都高處其他兵種數籌;而他們的職責乃是拱衛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