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使其成為適應火星的人。他的雙眼換成了攝像器,面板換成塑膠,鼻子里布置了濃密的毛髮,一些內臟也被更換,甚至擁有太陽能翅膀。
在改造過程中,維爾痛苦地死去。他的好友,著名宇航員羅傑?托拉威被改造成第二個“超標準人”。他終於和其他自然人宇航員一起登陸了火星,但已經成為他身體一部分的機械系統發生故障,導致羅傑神經錯亂,去襲擊宇航員。經歷了種種磨難後,羅傑還是在火星上生存了下來。只不過他已經不再是地球人,而是半機械的“火星人”了。
如上所述,太空中的許多奇景絕非人類肉眼能夠目睹,而只能藉助觀測儀器。因為許多地方的物理環境可以輕易催垮脆弱的人體。比如說木星,它的大氣厚達幾千英里,其底部壓力比地球深海底部的壓力還大。這個大氣層由氨、氫等成份組成,唯獨沒有人類最需?的氧。酸雨在大氣中不停地下。總之,木星的真實表面和神話中的地獄有一拼。
但是,美國科幻作家西馬克在短篇《有去無回》中,卻讓人類宇航員“赤身”進入這個地獄。原來,宇航局為了把人派進去,專門研究了“轉換器”。他們從木星大氣裡發現了一種氣體狀原始生物——“跳跑人”,轉換器的作用就是把人變成類似跳跑人那樣的鬆散結構。在主人公艾倫之前,已經有四個宇航員被轉換後派入木星大氣,結果都有去無回,讀者會以為他們已經在奇險中罹難。所以,再派艾倫去尋找他們完全是一種悲壯行為。
結果,小說後半部分為之一轉:身體完全變形後的艾倫完全感受不到木星大氣的“惡劣”,在他眼裡,空氣很美,瀑布很美,雨聲很美……原來,“跳跑人”是木星環境的產物,如果人類的身體和它們一樣的話,木星對他便象花園一樣舒適。前面的宇航員都是樂不思蜀才有去無回的。
另一本更大膽的“人機結合”小說是科幻女作家麥卡弗裡(annemccaffrey1926——)創作的《歌唱之船》。一個身體有嚴重缺陷的少女被賦予一個新的軀體—一艘太空船,這艘太空船從此成為旅客們善解人意的好朋友。
不考查體能,只將人造腦和人腦並聯,提高人的智力,也是一個常見的人機合體題材。王晉康在多篇科幻小說裡描寫這類主題。在小說《亞當迴歸》中,未來人類都植入了“生物元件電腦”,獲得了比自然大腦高一百倍的智力。在外太空經歷了兩百年才回到地球的宇航員王亞當知道這一事實後,本能地進行了抵制。然而,那些擁有“第二智慧”的未來人對此洞若觀火。最後,王亞當終於明白自己的反叛行為象孩子一樣可笑,終於接受了時代潮流。
在科幻小說《義犬》中,七十二個科學家自行植入“模擬人腦”。他們被人類圈禁在喜馬拉雅山的一座無名雪山裡,並被貶稱為“大腦袋”,在世人的疑懼中離群索居。
直到有一天,一團似乎擁有智力的黑暗星雲飛向地球,在滅頂之災面前,人類才請出“大腦袋”,合作挽救共同的家園。因為只有大腦袋超凡的智力才能在極短時間裡解決危機。
中文科幻里人機合體的代表作,還有臺灣作家張系國的《超人列傳》。在這個短篇中,未來的人類用人機合體的方式,改造一精英學者,使他們獲得超級能力,更適於科學研究工作。主人公斐人傑就是一個被施以人機合體的科學家。小說家細緻入微地細緻入微地描寫了人機合體後的奇妙景觀。
不過,《超人列傳》描寫的,並不是人機合體的樂觀結果,而是將**任意改造後,固有的人性所受到的威脅。小說結尾處,絕大部分人機合體的精英們變得冷漠麻木,視生命如草芥,甚至想用人造腦代替人類延續文明。只有斐人傑在人類文明被毀滅之前,帶著一男一女兩個人類兒童,飛到外星,成為新世界的亞當和夏娃。
幾乎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