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行嚴氣了個仰倒,差點沒吐血。
這是報復他是吧,好得很。
等著,等他能動,他定把她那一罐子果茶都喝個精光,一滴不剩。
等大家都歇得差不多,溫梨讓影墨和影從一人挑了一擔跟她走。
瞬遂和胥昭則一人扛著一個籮筐跟在身後。
燕兒也慢悠悠拎著撮箕和米篩瘸著腿跟上去。
孫婆婆扶了柳老頭進屋,讓他去屋裡躺著,她出來收拾了廊下小桌上的茶盞。
朝蕭行嚴揖一禮,轉身也朝水車坊走去。
她好奇姑娘怎麼將這麼多糙米都脫成精米?
以前她也試過,但不是太費穀子,就是太費時間,還很容易將糙米搗碎。
一天也舂不出多少精米來。
溫梨帶了幾人來到水車坊,只見簡陋的棚子裡,架著一架大大的水車。
水車下是一條溪流從溪溝穿流而下,水車坊剛好就建在溪溝和小河匯聚之處。
水車由一根長長粗粗的木頭連線,木頭每隔一段就均勻鑲嵌著幾根短杵。
地上挖著六個大洞,每個洞裡都放著一個大石臼。
石臼對過去分別立著一塊石槽,石槽上卡上一根長長的搗杵。
水車一轉動,木條也跟著轉,木頭山的短杵轉起來剛好敲到搗杵末端,將搗杵前頭翹起。
等短杵轉走,搗杵尾部又會翹起來,轉過來的另一根短杵又會再次重複剛才的動作。
搗杵的頭部砸下來剛好捶進大石臼內,將糙米倒進石臼內,捶下來的搗杵就剛好反覆舂打糙米。
這就是舂米的水碓。
平時不用的時候,就會將搗捶這頭掛起來,需要用的時候再放下。
原先這裡只是一個灌水的小臺子,以前她每次吃完米,都要揹著穀子走半盞茶時間去村子祠堂前舂。
舂大半天才舂出一兩頓飯的米,費時費力又麻煩。
後來她無意中發現了這個地方,為了方便自己,少走一些路,同時提高工作效率。
她花費大半年時間改造了這一間水車坊。
又憑藉記憶,親手畫的圖紙,完全還原了現世村子裡的水碓構造。
但是現世中那水碓只有一個石臼,這裡的她改了一下,改成六個,所以她試了很久,做了許多嘗試和調整。
這一折騰就是半年。
當然,一開始村裡的叔伯們都覺得她是胡鬧,不同意她這麼做,不然田裡的水灌溉起來就不方便了。
後來她拿著圖紙去五太阿公那裡好說歹說,說了三天這才得來太公一句:讓她試試。
五太公都發話了,叔伯們雖然還是不太樂意,但也沒法子,由她去折騰。
若建好沒啥用,大不了費點力氣,再把它拆了就是。
於是溫梨軟磨硬泡,又花錢請人打石臼、砍木頭。
看她瘦弱的身子一個人每天風吹雨打在那裡琢磨,黃有松看不下去,叫了幾個人過去幫她。
幫她一把,建好讓她自己看,要是失敗,她也能死心,少瞎折騰了,歇一歇心思,好好過日子。
前前後後弄了大半年,這才徹底建好。
等建完一試用,所有人震驚了。
沒想到還真能行,不僅省時省力,還能一次性舂好多米,比祠堂廊下那個大石舂好用百倍。
至此再沒人說一句她又在胡鬧的話,之後她又陸續請人打了谷礱和鼓風機。
大家看到,順手還會幫她一把,砍木頭、劈竹片,會做這些活的,都會順帶幫她帶進去。
大家都很羨慕她造出來的這些新奇又好用的東西,但都不好意思開口。
於是五太公出面,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