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季,字良木,京兆霸陵人。曾祖顯,梁司隸校尉,祖恩,雍州刺史。
季少孤,好學蚤立,經傳無不該覽。時多災,咸陽民李福反於三輔,煽誘流民,擾動關中,季攜母南入劍關,居於涪。高帝入蜀,久慕其名,徵之,以為侍中、秘書郎,文書擬寫,皆因之。
帝既入洛,詔季來京,擢秘書令,仍使掌撰寫。季之為令,清孑不與物所恩仇,時論以為嘉也。
開陽六年,以所事為優,加散騎常侍。十年,詔令理整京師所藏舊書,乃著《集述》十卷,獻於高帝,帝嘉之。十五年,除揚州牧,都督揚州諸兵事,建鄴留守,封廬陵侯。
十八年,乞骸骨,不許,特贈車馬,徵為秘書令,許其乘駕來朝,獨開一坐。太宗既入洛,以其舊貴,改授光祿大夫、吏部尚書,加開府儀同三司,禮之甚重,以其次女為嬪。
昌武二年,逝於家,時年六十四,帝親為發哀,詔贈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諡曰明。
七子,嫡三:澄、清、洗。清早夭。
澄,字世淨,少無大才,季每以為嘆,及長,博覽經史,下筆每有典辭,季每曰:“吾所不如也。”澄拜曰:“如兒不如孫也。”聖王闢為太尉記室,後轉尚書,擢為禮部侍郎。丁父尤,起為司徒長史。昌武十年,病卒。
洗,字民淨,幼好學,及長,略不如其兄,而猶為良才。徵為秘書出示,出為濟陰太守,轉汝南、南陽太守,歷三郡,每有聲名。卒於任。
鄭談,字合菊,蜀郡人。家少有資財,談不以為產業,每散之以結豪俠。言談待物每傾心而侍,人皆樂之。帝既稱王,以為內府參謀。既稱尊號,出為牂牁太守,綏撫恩懷,甚得夏蠻之情。直孝成之畔,諸郡望風不敢抗,談獨移章罵之。既平亂,徵為河南尹。
十五年,除徐州牧,都督徐州諸兵事,下邳留守,封泗水侯。所在懷納佈德,清洗惡豪,一州為之安樂。
昌武三年,卒於任,時年七十,贈徐州牧,諡曰莊。
馮滌,字寧清,魏郡人,世為大族。少有志向,每以為當至公輔,族人哂之。滌不以為意,常自讀史傳,每至顯達人物,則撫胸嘆而不已。
高帝既稱王,馮滌聞之來投,高帝嘉之,以為尚書郎,滌不悅,曰:“我來自為公輔之位,儻不如是,尚可為令丞也。”帝異之,以為尚書左僕射,條決政務,斷定如流,號為平允,人皆服之,凡諸大事,不能決者,鹹來問請。
帝稱尊號,以為司隸校尉。帝東征,滌留守成都,輔佐郭孝成。孝成之陰圖二志,滌每覺異,而不敢確然,乃假他事運糧草兵仗於關中。直孝成作逆,糧草兵仗不足,故急於聖王戰,敗於南鄭。帝既都洛,召為司隸校尉。
九年,擢為尚書僕射,總典尚書事宜(注曰:時聖王為尚書檯令,然王在西京,故東都尚書事宜,皆受滌典),政國決策,鹹有參豫。時聖王在西京,帝於東都,文事決於馮滌,兵謀賴於郜芝,時以為雙璧。
十五年春,兼領將作大匠,都督河北諸渠壩倉器修造,甚有幹才。十五年秋,召入京師,督修太學,集書尋生,皆其力也。
十七年,參定律令,多所駁立。贊置考功黜陟之法,封濟陽侯。
十九年,病篤,求致仕,累表不許,優詔答之,車馬迎其朝會。二十年夏卒,時年六十一,詔贈尚書右僕射、司隸校尉,諡曰明。
獨子繼。滌每以其獨子,常加寵愛,凡事隨其恣意,故其常貪汙掠虐,時論以此少之。
史臣曰:夫高帝初創龍業,廟多武夫,有金戈之利,乏朝堂之才。冉季、鄭談、馮滌來助至尊,佐佑文令,內外之事,始得暢然,雖無生死之績,而有治世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