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烈二十二年,十一月。
靡陽率領摧鋒軍,從廣州出發,直撲交趾、南海,抗擊安南軍。
安南軍統帥黎隼,以逸待勞,在南海大敗靡陽的摧鋒軍。
靡陽受挫,被迫退回廣州。
安南侵佔交趾、南海等地後,兵鋒直指嶺南諸地。
三苗諸部各自為戰,遭到安南一一擊破。
等到十二月,嶺南大片土地落入安南之手。
同年,大理在戰勝周軍,佔據海龍屯後,分兵向南,與水西、水東土司交戰。
兩國約定,南北夾擊貴州土司,事成之後,共分貴州之地。
一時間,貴州、嶺南、廣東等地動盪不安,求援的信件如同雪花般送往武昌。
柴軒看著這些信件,頭疼不已。
這些日子以來,每天都有城池失陷於敵手,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對周廷的威信造成重創。
柴昊拖著病體,決意親率禁軍征討大理、安南。
但是遭到群臣的反對,以皇帝目前的身體狀況,很可能病死在親征途中。
倘若皇帝真的病死在了親征途中,所帶來的影響將不可估量。
十二月底,新年前夕,吐蕃大舉入侵蜀中。
糜業率軍於高唐城阻擊吐蕃軍。
吐蕃軍二十萬,而蜀中的周軍,不過兩萬餘人,其中多是新募之卒。
這些國家不約而同的進攻,令大週上下人心惶惶。
北方的大金,此時也嗅到了可乘之機的氣味。
自入冬以來,完顏禎也病重臥榻,大權交於完顏星、蕭瀟之手。
完顏星命關中的完顏續、折師重進犯大散關、陳倉。
漢中的周軍聞訊,全力支援大散關、陳倉,防禦金軍進攻。
此時,大周的南、西、北三面,皆有戰火連綿。
半壁江山搖搖欲墜。
唯有汴京的完顏匈按兵不動,非常沉得住氣。
張有亮、完顏慶都想趁著大週四亂之際,發兵征討,分一杯羹。
但是遭到了完顏匈的拒絕。
理由是武昌的大周禁軍自始至終沒有輕動,兩淮的趙忠,組建的淮軍亦有數萬,挑選的全都是遭受金廷壓榨剝削的貧民。
這些人對金廷恨之入骨,一旦禁軍和淮軍兩面夾擊河南,以完顏匈現在的實力,很難抵擋。
倒不如坐山觀虎鬥。
光烈二十三年,新年。
倭國駐紮在小琉求的艦隊,向大琉球開拔。
同一時間,早就登上大琉球的倭寇,朝澎湖巡檢司發起進攻。
澎湖巡檢司僅有數千兵力,根本無力抵擋倭寇的進攻。
只能向嘉禾裡的福建水師求援。
福建水師此時只是初具雛形,根本不具有成建制的戰鬥力。
因此,季新對澎湖巡檢司的求救,置之不理。
最終導致澎湖巡檢司的數千將士,戰死於大員。
而後倭國又以圍剿倭寇為名,登陸大琉球,就此實際掌控大琉球。
澎湖巡檢司全員覆滅的噩耗傳到武昌,給了柴昊本就虛弱的身體沉重一擊。
倭國接連佔據大琉球、小琉求的行為,等同向大周開戰。
這個時候,裝聾作啞,已經毫無意義。
按照柴昊早就制定的方案,全面封殺、抄沒、凍結倭國商人在大周的資產,逮捕所有活躍在大周的倭國人,無論是旅居大周的倭人、還是商人,全部逮捕。
光烈二十三年,三月。
奉節城。
萬物復甦的季節,春意盎然。
然而空氣中,仍是有些冰冷。
清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