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見識過不少奇蹟,試驗田負責人還是大吃一驚。
他原本以為能高出兩三倍就很不錯了,沒想到居然高達五倍。
他摘了幾顆嚐了嚐,“呸呸呸……”
他迅速吐了出來,一臉疑惑:“怎麼會這樣?還是這麼難吃?難道江木教授沒改良口感嗎?”
“董事長,高粱收成了。”
試驗田負責人前來報告。
江木點點頭:“很好。”
“董事長……”
試驗田負責人猶豫片刻,還是決定坦白說,“我試了剛收的高粱,味道粗糙,不好吃。”
江木大笑道:“就是要這種糙感。”
“啥?”
試驗田負責人愣住了。
種高粱不是為了改善口感,大量推廣嗎?
不等他發問,江木繼續解釋:“我種這些高粱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釀酒的。”
“釀酒?”
試驗田負責人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釀酒一直是國人的傳統喜好,而其中以高粱酒為首選。
現在市場上的許多高檔酒如龍井、五糧醇等,都是用高粱釀製的。
“行了,你先去忙吧,我會派人把那些高粱運走。”
江木揮了揮手讓負責人離開。
接著,江木開始忙活起來。
為了釀酒,他專門收購了一家小酒廠。
所有裝置都很齊全,在豐城市郊區,是個當地的老酒廠,工人經驗豐富,高粱送來後馬上可以開工。
但在開始之前,需要先把高粱晾曬到合適的水分含量,這樣才能保證酒精發酵效果最佳。
酒廠有自己的晾曬場,把高粱拉過來,鋪開來晾曬。
江木親自過去檢查。
“王師傅,這些高粱怎麼樣?適合釀酒嗎?”
江木詢問釀酒師傅。
王師傅抓起一把高粱,顆粒飽滿。
放到鼻子前聞了聞,那股獨特的高粱香味,略顯苦澀,卻最適合釀酒。
王師傅興奮地說:“老闆,太合適了!我從來沒見到這麼棒的高粱,這批酒肯定是最棒的。”
江木點了點頭:“那好,清理乾淨之前的釀酒裝置,等高粱晾曬好就開始釀造。”
王師傅應道:“沒問題,等高粱晾好,裝置也準備妥當了。”
隨後,一些工人清理裝置,另一些負責晾曬高粱。
天氣晴好,經過三天晾曬,高粱已經達到理想狀態,半乾狀態,保留了一些水分。
接下來是第二步——
研磨和混合。
將晾曬好的高粱粉碎成粉末,與水混合形成混合物,具體比例根據配方和需求調整。
王師傅憑藉多年的經驗,選擇不用碾碎高粱而是整粒烤制,這種方法比較少見,可以確保糧食不完全粉碎,利於正常發酵逐漸糊化。
第三步,糖化和發酵。
使高粱混合物中的澱粉轉化為可發酵糖。
一般需要新增酵母或其他發酵劑,發酵過程通常較長,持續數天至幾周。
“老闆,你兩週後再來吧。”
王師傅說道,“我看這批高粱起碼得發酵兩週。”
沒想到,江木搖了搖頭,“不,我打算明天就來看。”
“什麼?”
王師傅一愣,不等他追問,江木神秘一笑,“我種的高粱很特別,具體怎麼個特別法,王師傅明天就知道了。”
普通高粱發酵時間很長,但江木的高粱賦予了特殊【發酵】屬性。
他確信這次會給他一個驚喜,不但發酵時間更短,發酵效果也會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