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后,一個個大葫蘆從海里長了出來。
陳澤迫不及待地摘下一個葫蘆,開啟一看,裡面是清澈甘甜的淡水資源。
“哈哈哈……”
陳澤高興極了,“我們再也不用擔心水源問題了。”
這次葫蘆收穫頗豐,陳澤命令卡車裝載這些葫蘆回到種植基地。
他在基地旁邊臨時搭建了一個取水設施,首先取了一些葫蘆裡的水去做水質檢測。
結果顯示,這種水源質量非常好,含有多種有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太好了!”
陳澤大笑起來。
相比海水淡化廠處理出來的水,這些水不僅味道更好,而且營養成分也更豐富。
海水淡化的水雖然沒有鹽分,但也缺失了很多重要的礦物質。
這對作物成長其實是有害無益的。
現在有了超級葫蘆,這些步驟就可以省略掉了。
更重要的是,利用葫蘆生產水的成本遠低於直接從淡化廠買水。
只需要支付一些種子費用以及沙灘租賃費,剩下的主要是人工成本。
“把葫蘆裡的水全部抽取出來……”
陳澤指示工人們。
先把水統一收集到蓄水池裡。
需要用多少水就從這裡提取,這樣可以保證水的新鮮度。
未切開的葫蘆不會接觸到空氣,所以裡面的清水可以長期儲存。
一個個葫蘆被切開,水倒入蓄水池中。
“別把這些葫蘆扔掉,先放一邊兒。”
陳澤說道。
不久,切開後的葫蘆殼就堆積成山。
“就這樣丟掉實在太浪費了。”
陳澤苦思良久,他出身農村,小時候家裡用來舀水的工具就是葫蘆瓢。
如今雖然科技進步了,塑膠和鋼鐵製品取代了傳統工具,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舊物毫無用處。
“或許可以做成工藝品出售,笛拜是個旅遊城市,這些東西應該會很受歡迎……”
陳澤靈光一閃。
“經理,其實這種葫蘆瓢完全可以用作水培容器……” 一名工作人員提議道。
“嗯?”
陳澤的眼睛一亮。
“為什麼這麼說?”
工作人員解釋說:“剛才在檢測水質時順便檢測了葫蘆外皮,發現這種外殼透氣性很好,又不會漏水……”
聽到這兒,陳澤已經興奮不已。
他們的種植專案採用的是室內無土栽培,傳統的塑膠盆栽容器雖然防水,但密閉性過強,對植物生長不利。
如果使用超級葫蘆瓢做為水培容器,不僅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還具備自然材料的優勢,有利於植物生長。
“立刻騰出一間生產車間,用葫蘆瓢製作水培容器,並觀察其效果。”
陳澤果斷決定。
“馬上就去辦。”
工作人員快速離開。
回到辦公室,陳澤向董事會提議,將多餘的葫蘆淡水投放市場,特別是各大超市。
由於超級葫蘆有著明顯的優勢和特點,未來可能會迅速傳播。
:()植物紛紛變異,還說是正經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