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巴室國反攻到國境之內,,漸漸呈現敗局。帛室國還在境內節節抵抗,帛君已連續三次派使提出了停戰和談的要求,但少務已鐵了心絕不手軟。
誰都能看出來,少務這次不惜代價也要滅了帛室國,因為這是他平定巴原的最後一道難關。
瀚雄率大軍從國境線打到帛都城下,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因為帛都城的位置在其國境內偏西,距離邊境較近。很多大臣勸帛讓放棄國都後撤,大後方還有足夠的縱深,至少有十來座城廓尚未淪陷,還可組織起像樣的反攻,實在不行亦可據守殘境。
帛讓卻否決了這個堅持,堅持死守國都,並下令調集國中精銳軍陣紛紛增援帛都城,就是打算要在這裡與巴室國展開最後的決戰。攻城的主力是瀚雄大軍,而靈寶大軍則趁機繞過帛都插向帛室國腹地,儘量截斷各地對帛都城的增援。
少務的戰略並不貪功冒進,就是穩紮穩打將戰線一步步向前推進,每攻佔一地,便派後備軍陣維護當地的秩序,並任命撫民大人儘快恢復對民眾的治理。
帛都城之戰打得異常慘烈,瀚雄幾乎將手中所有的百戰精兵都派上去攻城了。到最後,飛郞將軍所率領的三支羽民族軍陣也參與了進攻,他們在城外找了一處高坡迎風起飛,到了城門上空俯射衝擊。
伏夔曾用來埋伏盤瓠的那種弩砲,帛都城當然也有,原是專門對付個別高手的,至少要四境修士才能操控。羽民族戰士若是被之鎖定,那就等於是死定了,短短時間內就被射落了三十二人。但在他們的配合下,瀚雄大軍成功攻克了這座城門殺入了帛都城。
這一戰的總體傷亡可想而知,在雙方主要攻守方向的城門外,血腥氣息整整一個冬天未散,到了春日回暖時竟變得更濃。
這一場決戰以帛室國的失敗而告終,帛都城被攻破之後,帛讓並沒有成為戰俘也沒有趁亂逃走。他下令點燃了王宮,坐在寶座上連同華麗的宮闕一起,於熊熊大火中化為了灰燼。
帛讓一死,帛室國餘下的城廓盡數歸降。瀚雄大軍傷亡過重必須休整,靈寶大軍繼續推進接收了大片疆域,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此時靈寶才得知,帛讓在決戰前就已下令,若帛都城被攻破,他本人將以身相殉,尚未陷落的各城廓則不必再抵抗巴室國。
帛讓還派出了最後一位使者,在他身亡後才到達巴都,轉達了他最後要對少務說的話——
“巴原之戰是宗室之爭,自從巴國一裂為五,這一戰便不可避免。我與你的誓願相同,都想恢復往日的巴國,成為一統巴原之君。
我當然希望這個人是我,若我不行,也望有人能完成。巴原之事,就由你我一戰而定。若我兵敗身亡,有遺命令全境城廓歸降。望巴君莫忘初衷,戰後能視帛室國子民同為巴國子民。”
帛讓為何據守國都死戰不退,因為對於他來說根本是無路可退,哪怕能退到偏遠的大後方據守幾座城廓的殘境,又有什麼意義?只要今日帛室國戰敗,他便失去了一統巴原的可能,這不是帛讓的人生願望。
少務見到這位使者後,亦嘆息了良久。帛讓曾經的雄心壯志,已隨宮闕在熊熊大火中化為飛灰,他本人更是屍骨無存。少務命人找到了帛讓的一個兒子,效仿相君紫沫及鄭君泓竹的故例,仍封其為帛君,在國中有封地供養,並賜享十爵之尊。
封君並非國君,世襲而削,其嫡子或繼承人享八爵、封地供養削兩成,再襲者享六爵,以此類推。
就在瀚雄大軍攻克帛都城之時,已修整了數月的北刀大軍也動了,取道百川城往東北方向進兵,又攻佔了樊室國境內的一座城廓。除了剛開戰時靈寶大軍攻佔了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