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協商會議、蠅民代表大會還是是要開的,但是這些會議只走個過場就好,不必當真。既然國會都只是演戲,那那些國會議員難道能成為新的爺爺?一切權力只歸復興會代表大會而已。章太炎的長篇大論,楊銳只聽進去一條,那就是教育和行政獨立,互不同屬。經費也將有國家財政撥付,其他的都是說過就忘記了。
章太炎不可待,那楊銳想來想去只能召喚楊度了。此君雖然在後世輔助袁世凱不成,那也是袁世凱命短,時運所致。楊銳不想當皇帝,更自信自己才三十四歲,不會重蹈覆轍。
在一個多月前,光緒下詔關閉國會並確定明年重選,那些被解散的國會議員。都在京城窩著遛門子,想打聽下一屆國會是個怎麼樣的章程,而楊度卻感覺滿清大勢已去。在北京沒呆多久,就輕輕快快的從天津南下滬上。他到了滬上的第一件事,便是火速而堅定的加入了復興會。楊銳得此訊息,不由笑罵。只覺得此人真是玲瓏心竅。見風使舵的功夫真是厲害。
楊銳笑罵過就忘,但是楊度似乎知道自己有投機取巧之嫌,花了大半個月的時候,就在滬上客棧寫了一份洋洋灑灑的建國方略,不過,他明顯會錯了意,只弄了一個君主立憲方案。因為後世的教育,楊銳對皇帝本無好感。也不想再立一個什麼皇帝,更有那不可獲知的時空管理局。自己這邊辛亥之後再立皇帝,那不是老壽星上吊嗎?是以只把這建國方略的上半部分撕掉,再看下半部分,不過楊度也是一個留過洋的人,又對近代中國的走勢很不明瞭,弄得還是西化的那一套,他看了幾頁就看並不下去了。
越來越瞭解這個時代,楊銳就越明白這個時代完全是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的轉型。即是轉型,那就一定兇險艱難。小農經濟不斷瓦解,列強外侵之下現代化又難以建立。那些該死的白皮傾銷商品賺到銀子,只交百分之四的關稅,百分之二點五的子口稅就跑路了,剩下的一地雞毛只能自己收拾,天災**也只有自己擔著,因為對外還要委曲求全,被憤青唾罵那也只有自己受著。
如此的局面只能是有步驟的瓦解小農經濟,並有計劃的建立現代化。有計劃的建立,那就是儘量多一些準備的時間,多些人、多些錢、多些技術以接手小農經濟崩盤後留下的市場;而有步驟的瓦解,那就是尚古,即是提倡民族文化,更是讓那些土紗、土布、絲綢、還有無數手藝人慢慢失業,在他們最後沒飯吃之前,政府會給他們一個扶持政策的,但他們要是不選這條最後的道路,那就餓死拉倒。
楊銳的治國大略就只有這兩條,至於其他的東西,有是有,但是凌亂的很,特別是政府架構很是迷糊,所以最後無計之下只把一直停留在滬上的楊度拉來了。
被特科的人再次帶到楊銳這邊,楊度有些興奮,利落的行禮之後他又利落的坐下,只等著楊銳問策。而楊銳雖然有不少事情要說,但是話到嘴邊卻不好怎麼開口了,只等喝了口茶,這才很是籠統說道:“皙子,你說這治國什麼是最重要的?”
楊度聞言只是一愣,他不知道楊銳根本沒看他建國方略的前半部分,更不知道這問題只是楊銳不知道如何開口,籠統的一問。不過他一愣之後,又正色道:“竟成先生,這治國當文治第一,武治為末。”他說完又怕太泛,解釋道:“說到底,還是要有一套惑人之術,或是倫常,或是民主,或是愛國,或是其他什麼,只要能說的有理,大家都相信,那國就好治了。”
因為知道楊銳是個不讀聖賢書的,楊度只把話語解釋的很直白。楊銳完全明白他意思,這確實是治國最要緊的,換成現代的話語,這就叫做意識形態,是溫多死系統,電腦少了沒法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