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還依然有時不時的粒子光束和防空導彈激射向天空,對於這些螻蟻,林默只能利用光鏡術在電子地圖上一一標註起來。
在一萬多米高空重新集結的“翼龍”已經成為了無家可歸的可憐蟲,可是這些可憐蟲卻依然是能夠奪人性命的兇器,積累完高度後,再次編隊俯衝而下,殺向剛剛完成轟炸的龍騎士。
出乎意料的是,北面的天空陡然出現24枚疾射而來的空對空導彈。
“諸位,拋棄輔油箱,準備接敵!”
“龍將”戰術頭盔內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系統顯示是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三國的戰鬥機群副領隊的聲音,而正領隊卻正是林默自己。
來自於三個國家的三支戰鬥機中隊在收到他們的中國領隊已經超過他們,並且已經與索科特拉島的敵人展開交火的訊息後,立刻加快了與美軍四架KC135空中加油機對接補給燃料的進度。
一架KC135可以同時向三架戰鬥機補充燃料,每分鐘可以最大輸出800加侖的燃油,由於並不是加滿,三國戰鬥機在保證作戰需要的限度,迅速補充完畢,向著南方高速撲來。
它們在衛星的導引下,在40公里外釋放出了一輪齊射,就像當初“翼龍”機群打出二段射的戰術一樣。
對於這些漏網之魚,林默應對的相當輕鬆,只需要避免被對方的粒子光束和導彈擊中,就能坐視己方的戰鬥機群發射過來的那些遠距空對空導彈迅速咬上了自己的目標。
得到生力軍的加入,龍騎士不再是孤軍奮戰,正打算圍殲他的“翼龍”機群登時隊形大亂,各自規避咬上自己的導彈。
天空中不斷炸響幾團火球,部分“翼龍”殲擊機還是沒能躲過這些導彈的追擊,在天空中飲恨爆成一團火球。
在“裁判所”的指揮協調下,第二輪齊射轉瞬即至,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三國的戰術也相當兇狠,以一模一樣的超視距二段射戰術回敬這些對手。
可真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讓人解氣地很。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節 化學反應
藉著友軍先後兩波導彈齊射,龍騎士輕而易舉地甩開了身後追擊的“翼龍”機群,轉而展開針對海島上的地面目標進行定點清除。
駕駛艙儀表臺上的電子地圖顯示出新的敵我識別訊號,20架大型運輸機正在從阿拉伯半島飛來,將於20分鐘後抵達索科特拉島上空。
即便龍騎士將“亞當”的空中力量擊殺了大半,地面上的戰鬥終究還是需要地面部隊來解決。
一支空降團即將投放到索科特拉島,林默所接到的新作戰任務是在空降部隊抵達前,帶領著三國空軍儘可能拔除更多的地面威脅,畢竟防空火力是空降部隊的天敵。
擁有斥力盾的“妖孽”變形翼戰鬥機在對地攻擊的戰鬥中,生存機率和攻擊效率比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三國的戰鬥機要多得多。
在“裁判所”的指揮協調下,各**方的作戰力量被無條件的動員起來,嚴密的彷彿如同一臺機器般有條不紊地展開作戰步驟。
儘管第三紀元先遣隊怪招迭出,現今世界人類也依然能夠保持陣腳不亂地見招拆招。
行動計劃程序到現在這一步,節奏仍被現今世界人類的掌握中,這與林默等戰鬥序列的各個作戰單位捨生忘死的戰鬥來保證執行效率不無相關。
即便是龍騎士,一旦接到作戰命令,哪怕前方是槍林彈雨也必需硬著頭皮衝上去,軍法無情,有條件上,沒有條件更得創造條件上。
走上戰場的軍人根本沒有回頭路,要麼被自己人以逃兵罪名就地處決,要麼拼死衝破敵人的阻擊。用勝利換取那一線生機和榮耀。
用一句大俗話來說,衝鋒號響起,人死鳥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