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都不是多明白。
趙振邦說,大人都過小孩的日子,一切都是為了小孩,學區房的價格都是開發商定的,價格他們說多少就是多少,家長有因為學區房的價高不買學區房的嗎?基本沒有或者說很少。普通商品房,因為不在好學校所在的學區,價格就低些。
聽了兒子的解釋,老趙說,誰家不願意讓小孩上好學校呢?我看你們為了小孩上好學校,還是買學區房吧,能買多好的就買多好的。說完,老趙各看了老伴兒和兒媳孫叫枝一眼。
孫叫枝的婆婆半天都沒有說話,此時老趙把話說到這裡,她不說話不表態也不行了,她清清嗓子說,你們打定主意,買還是不買?
孫叫枝說,俺媽,買肯定是要買,你孫子眼看著就下地到處跑了,等到了上學的年紀,到處找學校上,不在嶼石縣城裡買學區房,他去哪裡上學去?房子一定要買!
婆婆說,只要你和振邦拿定主意,我和你爸爸這些年弄蔬菜大棚也攢了點兒。
儘管公婆都很及時地表了態,孫叫枝和趙振邦的神態卻並沒有顯示出有多高興的樣子。
老趙認為這是他和老伴兒沒有具體說出贊助的金額的原因,他看了一眼老伴兒,說,這樣吧,在咱們村裡,蓋兩層六間,外加十米小院,兩間廂房,也不過二十來萬塊錢,我估計精打細算二十萬塊也用不了。上天潘集的你表姥爺來咱這收菜,他家兩層四間小樓蓋起來才十七八萬。嶼石縣城裡的房子貴點兒,給他們加個四五萬,二十五萬行不?它能貴到哪裡去?
去嶼石縣城裡買房,已成近幾年來趙油坊村人們見面打招呼的客套話。“買房子了嗎?”,或者簡單些“買了嗎?”,或者再幹脆些“買了?”替代了原先的“吃飯了嗎?”、“吃了嗎?”、“喝了嗎?”。但老趙埋頭搞大棚蔬菜經濟,房價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對房產經濟僅限於鄉村基建,原先認為去嶼石縣城裡買房與己無關,哪裡想到事情猛然間像一座大山一樣矗在眼前?
:()兩夾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