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們,個個屏氣凝神,眼神中或是緊張、或是期待,又帶著幾分畏懼。他們深知,今日這一幕,將被史官鄭重記錄在史冊之上,關乎著朝堂的威嚴與朝廷的顏面。有的大臣在心裡默默祈禱:“但願這賊魁能老實些,別再鬧出什麼亂子,讓陛下能順順當當處置此事。”
伴著一陣沉穩有力的腳步聲,兩名魁梧武士,一左一右押著高迎祥步入大殿。高迎祥步伐不疾不徐,身上的鐵鏈相互碰撞,發出清脆聲響,在這寂靜無聲的大殿裡,每一聲都像重錘敲在眾人的心尖上,格外刺耳。行至大殿中央,他穩穩停住,而後目光坦然,毫無畏懼地看向高高在上的崇禎帝。在他眼中,這位坐在龍椅上的皇帝,不過是個蒼白清瘦、被宮廷瑣事困住的年輕人罷了。
兩名武士得了命令,上前一步,猛地在高迎祥兩腿上踹了一腳。高迎祥猝不及防,身子一歪,“撲通”一聲重重跪倒在地。可眨眼間,他竟仰頭大笑起來,那笑聲爽朗至極,衝破層層殿宇,在廊柱間來回激盪,久久不肯散去。就在這震耳欲聾的笑聲裡,高迎祥緩緩站起身,身姿挺拔,宛如一座巍峨山峰。
滿朝文武見此情景,驚得臉色瞬間煞白,彼此面面相覷,眼中滿是駭然之色。有的大臣下意識地往後退了一步,心中驚恐萬分:“這逆賊,簡直膽大包天,竟敢在陛下面前如此張狂,這還了得!”有的大臣則氣得渾身發抖,在心裡怒罵:“這不知死活的東西,定要讓他為今日的放肆付出慘痛代價!”
兩名武士見狀,又要衝上去,打算再次將高迎祥制服。就在這時,崇禎帝冷冷開口:“不必了!”聲音不大,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兩名武士立馬收住腳步,乖乖退後,單膝跪地。
崇禎帝微微前傾身子,,仔仔細細打量著高迎祥。看了好一會兒,心底不禁泛起一絲失望。原以為能見到一個三頭六臂、凶神惡煞的賊魁,可眼前這人,除了渾身散發的豪放不羈氣質,模樣竟和尋常百姓沒什麼兩樣。他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問道:“高迎祥,你為何要造反?”
高迎祥毫不畏懼,坦然回應:“你便是崇禎吧。你整日深居皇宮,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身邊美女如雲,自然體會不到老百姓的疾苦。我曾在榆林當過邊兵,為你衝鋒陷陣,可結果呢?我們為了活下去,只能賣兒賣女,到最後連保命的刀槍和弓箭都得賣了。我在邊軍待了六七年,朝廷一兩餉銀都沒發過。那些當官的,只知道壓榨我們這些小兵,剋扣糧餉,我們怎麼活?我是被逼無奈,才落草為寇當了響馬。一開始,我不過劫些域外遊牧部落,本沒想跟你大明朝作對。可陝北連年遭受旱災,地裡顆粒無收,餓死的百姓不計其數,老百姓不造反,難道只能等死嗎?你身處皇宮,根本不會明白,只要老百姓有一口飯吃,誰願意冒著滅族的風險,起來反抗朝廷啊!”
崇禎帝聽著,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滿臉不悅道:“朕不是派吳勝到陝北賑災了嗎?你們這些刁民,本性難移,反反覆覆,還來怪罪朕不管你們死活!”
高迎祥聞言,冷笑一聲,嘲諷道:“你說得輕巧,你撥下去的那些賑災銀子,兩三戶人家合起來都分不到一兩,能有什麼用?老百姓每天都要吃飯,不是一頓吃飽就萬事大吉了!再說,你以為你手下的那些地方官都是清正廉潔的?他們層層盤剝,中飽私囊,每次賑災,都能養肥一大幫官員。要說吳勝,還算得上是個好官,可像他這樣的,在你的朝廷裡,能找出幾個,你心裡能不清楚嗎?”
崇禎帝平日裡就對文武官員假公濟私的事兒有所懷疑,如今聽高迎祥這麼一說,不由得暗暗點頭。他強壓下心頭怒火,緩了緩神,說道:“這麼說來,你犯上作亂,反倒成了有理的一方?”
高迎祥挺直腰桿,昂首道:“老子行得正、坐得端,吃喝玩樂都是靠自己雙手搶來的,我不欠你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