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之,還直接擺到明面上來做,那你就是自尋死路。
再者,糧食問題,也不是放任不管,挑選一部分戰船,沿海一路南下去揚州買糧。
雖然揚州受了災,可不代表整個揚州都出了問題,
俗話說,荊揚熟,天下足。
即便整個揚州出了問題,不是還有荊州嗎?
反正從招遠金礦淘了這麼多黃金,不用出去幹什麼?
市場經濟就是需要靠流通運轉才能活躍起來。
不過這次李如璋並不打算一起去揚州,首先是他並不清楚揚州那邊糧食買賣如何,
這次去,也只是先派幾艘船去探探路。
若是可行,後續他才會考慮要不要親自走一趟。
再者,他一個深居內陸的旱鴨子,十有八九是經受不住海上的顛簸。
之前從幽州撤退,這麼短的海途,就幾乎要了他半條命,何況從光州到揚州這麼遠的路途。
別到時候,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可就有意思了。
二世為人,除了必要的情況下,該苟就得苟。
但是,他也不會就這麼閒著,
他可以帶領士卒捕撈鯨魚。
給軍隊補充伙食。
整個光州,三面環海,天然優越的漁場資源,若是不加以利用,那簡直是暴殄天物。
何況如今的海洋,還沒有像他後世那樣,過度捕撈和汙染嚴重。
海里的鯨魚無數,之前李如璋他們攜帶難民渡海的時候,就遇到過無數次換氣的鯨群。
鯨魚肉可以吃,魚肝可以拿來給將士治療夜盲症,而鯨魚的油同樣可以食用,更是好東西,
可以說,鯨魚一身都是寶。
在後世他那個時代,鯨魚是保護動物,可在此時,它們可不是。
說幹就幹,除了要調配給下揚州買糧的戰船,再從其中挑選一部分改造成捕鯨船,人手也直接從軍中挑選。
真可謂是萬事俱備,也不欠東風。
和李少嚴及其他幾部軍將商議以後,李如璋從軍中挑選擅長水性的兵士,成立捕撈艦隊。
並且將床子弩也搬上了戰船,將床子弩固定好,再將箭矢用繩索連線,繩索另一頭固定在絞盤上。
這樣,一旦捕獲到鯨魚,便可以直接透過絞盤拉上船。
就這樣,李如璋挑選了十艘戰船,
每船三百人,時間定在三天後出發。
海上不比陸地,遇到風浪,葬身魚腹便是常事,
所以出海其實和出征差不多,都是一個運氣和機率問題。
留下時間,讓將士和家人道別,和完成一些未了的心願,
三日之期,轉瞬即逝。
李如璋帶領眾人準備出海之時,意外卻發生了。
原來,沿海漁民聽說李如璋他們要出海捕鯨,自發組織,紛紛請願,懇求李如璋他們不要捕捉鯨魚,
因為,在這個時代,百姓見鯨魚巨大無比,加之翻騰海面的時候,翻江倒海,波濤洶湧。只當它們是海龍王的子嗣或是部屬。
他們認為,若是捕捉了這些鯨魚,必定會引起龍王的報復。
屆時降下懲罰,掀起驚濤駭浪,使得整個海洋不得安寧,那樣的話,他們都會絕了生路。
所以,懇求李如璋他們給這些打魚的漁民,一條生路。
李如璋哭笑不得,看來,自己建立免費的私塾和書院讓大家啟智是對的。
真是子不語怪力亂神。
不過也不能怪這些百姓,從古至今,許多人將未解之謎,都歸於鬼神之說,歷來如此。
於是,他耐心向眾人解釋,他將親手捕捉鯨魚,屆時他要讓所有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