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炒作!沒有任何特色的容貌!
這也是前世的娛樂圈終於爛透的原因。
正想著的功夫,輪到李澤候場了,這還是現場的工作人員提醒了李澤。
看著李澤上臺的身影,工作人員不由摸了摸鼻子,難怪人家咖位大,上春晚還這麼淡然並且不盯著節目單的也就這位了。
終於,在主持人宣告並茂的介紹之下,輪到了李澤登場。
現場響起一陣歡呼聲!
而緊盯著收視率的春晚的工作人員,看到收視率上揚的曲線,更是興奮不已。
這位果然真的是收視擔當。
穿著一襲充滿古韻的灰白色的長袍,李澤在萬眾矚目之中登臺。
現場已經佈置完成!
伴隨著一陣動人的旋律響起,現場大螢幕上清晰的出現李澤的身影。
而螢幕上只見李澤拿起了筆,旁邊站著的是一個穿著旗袍極具古典韻味的小姐姐。
二十八的時候,見了褚冰,還參加了一次彩排,褚冰回來就有些吃味,她覺得去研磨的該是她才對。
伴隨著旋律,李澤也隨之落筆。
蘭亭集序!
歌曲的名字也出現在大螢幕上,蘭亭序!
有千古第一行書之稱的蘭亭序,早已遺失,關於對這篇書法的描述,就只在歷史文獻之中。
那些看過真跡的人,用種種華麗的語言,描述了這篇行書,也就鑄就了千古第一行書之名。
李澤的書法,至今流傳的不多,只有一篇長恨歌,據說,最終被一位老闆以將近九位數的價格收藏。
再之後,就沒有作品出世了。
但長恨歌,並非行書,而是楷書!
難道說他行書上也有著非同一般的造詣?
而且,這可是千古第一行書啊!
當真敢現場臨摹?
不說得其意,得其形只怕也極為艱難,這是春晚,面對的是全國觀眾,而且現場臺下做的就不乏文學大家。
且不說水準如何,就眼光而言還是有的。
這是什麼樣的自信,難道真的就不怕貽笑大方嗎?
事實上,電視機前也有很多觀眾在關注著這一幕。
不解其中風情的,在認真聽著歌曲!
絕美的曲風,絕美的詞,絕美的韻律。
在大夏風這一點上,今安依舊是那個獨一無二的存在,固然,市場上已經有很多人在探索這樣的風格,但就作品的質量和受歡迎程度而言,遠遠不及李澤的幾首作品。
如今,又一首精品出世!
而且,讓人歎為觀止的是,李澤竟然一心二用。
而懂得這篇行書的意義的此刻,都在瞪著眼睛,看著李澤的落筆。
蘭亭集序!
僅是開頭的一個落筆,瞬間讓很多人的眼神變的無比炙熱,無論是現場的觀眾,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
有幾位坐在前排的甚至下意識的站起身來,也就是意識到這樣的場合不好太特俗,更怕打擾到李澤,要不然,只怕已經走到近前觀看!
雲瑾汐的家裡,今年雲瑾汐沒回來,不過定下來了,年初三的時候,李澤一家子都會過來。
所以,對於女兒沒回來這事兒老兩口倒是不覺得失落,聽說李澤要上春晚,在電視上看看,也是不錯的。
李澤跟老丈人的關係很好,兩人經常交流,墨寶這東西流傳市面的不多,但老丈人已經收集了幾幅,都是李澤給寄過去的。
投其所好嗎!老丈人喜歡不是,尤其是跟褚冰有了關係之後,李澤給老丈人寄墨寶的頻率就更勤了,只盼著事發的時候,看著這些墨寶的份上老丈人下手能輕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