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的皇帝的臉色已經沉的不行了,從先前一系列的舉動和這次典禮的盛大情況就可以看出,這位長公主有多得盛寵。
可就是這樣一個值得舉國同慶的日子卻被一個賤民給破壞了。
皇帝完全不在乎這一村人的死活,不,可以說皇帝是完全不在意這些平民百姓的死活,他如今沒有讓火國日漸衰弱還是依靠這前人打下的豐厚基礎和先帝留下的滿朝忠臣。
他本人就喜歡做個甩手掌櫃,什麼都不管,也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畢竟誰家的小閨女長得不錯,這種事情他還是會知道的。
甚至長相極其合他心意的,連人家的什麼時候及笄都知道。
這就導致本來忠心耿耿的大臣已經心生不滿已久,只是礙於百姓和國家一直忍著而已。
不過大臣在皇子一個比一個扶不上牆的時候,心裡已經感覺這個國家的未來一片漆黑了。
雖說死後的事情不管怎麼樣都不會影響到已經入土的自己,但是萬一真的有投胎轉世,自己的轉世投胎到這個被暴君專政的時代可如何是好啊。
還好這時候還有一個長公主能堪大用,大臣們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爭吵,歷經幾年的時間終於克服了自己心裡那個坎,能克服之前的固有思想,接受一個女子稱帝。
如今看到長公主被立為太子還是頗為滿意的。
只是他們心裡還是有些不解,他們前段時間只是提起要重用長公主,讓她去修建堤壩安撫民心之事,皇帝就勃然大怒。
在朝堂之上當眾出言詆譭長公主,說她是不祥之兆,不僅剋死了他親自賜婚的夫君,還剋死了自己的母后和女兒,如今竟然惦記著他的皇位,真是不孝子孫。
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難聽至極的話都被特封可以一起上朝的沈願迪聽在耳中,什麼都沒說,甚至在下朝後一些近臣來安慰她時,出言為皇帝辯解。
至此雖然沒人敢在朝堂上再提起與此有關的事情,可是眾位朝臣心裡的天平早就悄悄向長公主傾斜。
前段時間皇帝對長公主如此不滿,可是不過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態度竟然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朝臣沒有多想,畢竟皇帝陰晴不定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如今能立一個有能力的後代為儲君,再合適不過。
眾朝臣感覺自己就像是那冷宮裡的妃子一樣,本來就已經不抱有希望了,但是皇帝突然來了一句要封他為貴妃。
簡直就是一個不可思議到極致的大好訊息啊。
這就導致本來已經不抱希望的眾人在看到今天的主角的時候,簡直就是守得雲開見月明,頓時那是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麻了,就連已經七旬的丞相大人都感覺自己能繞著皇城跑一圈不帶喘氣的。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可惜還沒爽一會呢,就被人給打斷了。
本來眾人是不滿的,可是在看清狀況是之後,心裡那一點微妙的不滿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一個村的人只剩這一個活口了,可見其慘狀之烈。
由於當時事發突然,根本沒有預料到會有少數百姓恰巧在場目睹了整個事件的經過,所以即便心中非常想要將這件事強壓下去,但實際上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畢竟,天下人眾多,悠悠眾口如何能夠輕易封住?以一個人的力量又怎能堵得住這千千萬萬張嘴巴呢?
此事一經傳出,就在民間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而且這種反響並不是積極正面的。
楊樂多和時一緩緩地走在燁城的街道之上,只覺得這裡比以往要淒涼得多。
遙想當初他們初到此地之時,那真可謂是人潮湧動、摩肩接踵啊!大街小巷到處都充斥著小攤小販們此起彼伏的吆喝叫賣之聲。
那時的街道上還時不時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