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
韓信這才放心發兵。
知道漢軍來攻,魏豹就把主力部隊駐紮在黃河東岸蒲坂這個地方。此舉是有深意的,駐軍蒲坂正對臨晉渡口,其目的是為了封鎖渡口。臨晉關,這個地方地勢險要,河水湍急,最重要的是,這是魏國依附天塹黃河的一道關卡,是進入魏國的官方通道。
韓信軍一到河邊就發現對面渡口被封死,無奈只好先紮營。
安頓好軍隊後,韓信立刻派人沿著黃河上下游檢視地形。幾天後,有人報告說,上流夏陽這個地方,魏軍沒有派兵把守。
韓信找的就是這個地方。
他立刻下令,命士兵去山上砍樹,並將砍下的樹木堆在夏陽河岸。又命士兵去買了幾千只大瓦罐(能裝人的那種),結實的繩索,也運到夏陽。
沒有幾天這些準備工作都做好了。
韓信又再下令,留一千士兵守營房,白天掛滿旌旗,晚上點滿燈火;所有船隻一律橫列岸邊,每隻船留士兵二十人,搖旗擂鼓,假裝要強行渡河的樣子。派一千人,在四周地區,每天換旗幟換衣服,進出走動,作為疑兵。
這些表面工夫都做完後,相信魏軍已經深信不疑漢軍要強渡臨晉關。
接下來,韓信率領大軍悄悄出大營,直接往夏陽跑。跑去幹什麼?當然是渡河。
對面的魏軍每天看漢軍營房,換旗子換衣服,再看戰船擺出的架勢,覺得韓信隨時可能強行渡河打過來,大家都緊張得要死。每天準備著要打仗,可等了好多天都沒一點動靜。
就在魏軍萬分疑惑的時候,魏王使者突然跑來,大喊:“漢兵早就過了河,現在在攻打安邑,大王正在親自迎戰,將軍火速回兵去救啊!”
柏直這才意識到中計了。立即率兵往回跑。走到半路,已經傳出漢軍攻破平陽都城,俘虜魏王的訊息。魏豹被抓,柏直等人只得率眾投降。
這一戰魏地大定。韓信派使者向漢王報捷,並將魏豹的家眷老小,連同魏豹本人一起押往滎陽。劉季見到灰頭土臉的魏豹,照例破口大罵。魏豹磕頭認罪,無話可說。罵過之後,劉季免去他死罪,讓他留在軍中效力。
接著,使者對劉季說,這次除了報捷,還帶來韓將軍的一個請求。
劉季點頭。
使者這才說道:請漢王添兵三萬人,乘勝北征燕趙,東伐齊國,然後南行斷楚糧道,再到滎陽會齊。
劉季答應了韓信,派兵三萬人由張耳帶領會同韓信伐趙。
自此,韓信開闢北方戰場,最終使勝利的天平開始傾向劉季。
井陘背水一戰
韓信、張耳率兵先向代地進發。
代地,本來是陳餘的封地。陳餘覺得時局不穩,就留在趙國輔助趙歇,而讓代相夏說留守。夏說知道漢軍來攻,就領軍迎戰。才打了一場就大敗,被曹參斬殺。韓信把勝利的訊息彙報給劉季,同時準備進攻趙國。
正在這時候,劉季忽然派人來收取韓信的精銳部隊往滎陽接應。沒辦法,韓信只好派曹參把軍隊中精銳力量抽走,這一抽就抽走了好幾萬。
看著剩下的老弱新兵,韓信仰天長嘆,領導都說話了,沒兵也得打。韓信就帶著這樣的軍隊往趙地進發。
井陘是山名。地勢非常險要,山勢四面高,中間地,造型有點像井。上山下山只有一條路,山頂上有關卡就叫井陘口。這座山是趙國的門戶,想進入趙地就必須先翻過井陘山。這慶幸和進攻魏國時有點相似,其實很好理解,戰國時期六國並立,局勢非常不穩。各國為求自保,都會依據本國地利條件,因地制宜設立關卡。比方說魏國的臨晉渡、趙國的井陘口,都是門戶關卡。
韓信的軍隊就在井陘山下安營紮寨。
趙歇、陳餘知道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