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欲要借南昌之堅固,與魏兵徐徐糾纏,拖延時日,待魏兵糧食耗盡,不得不撤軍之時,方而大舉攻之。
國家覆滅在即,孫權雖知甘寧、淩統戰死喪報,卻強忍悲憤,欲要化悲為動力,率領一眾東吳俊傑,於南昌挫敗魏寇,以報復大仇!因此,孫權不但暫免了魯肅、陸遜之過,更繼續委以重任,教兩人戴罪立功!魯肅、陸遜感激不盡,眾將皆感孫權恩德,齊心協力,敢與數十萬魏寇,拼個玉石俱焚,不死不休,保家衛國!
一日,孫權正於郡衙大殿於一眾文武商議,抗敵之計。忽然斥候來報,南昌數十里,有一部魏寇正往南昌城而來,統軍之將正是曹操麾下大將,張儁乂也。孫權一聽來將是張頜,不禁眉頭一皺,凝聲而道。
“這張儁乂非是泛泛之輩,昔年我軍曾慘敗於此人之手。如今魏寇初來,必定望能早立營寨,站穩陣腳。諸位,可有高見?”
一眾吳將聽是張頜,想其不但驍勇難纏,而且韜略極高,皆不敢貿然進諫。就在此是,一將慨然而起,厲聲喝道。
“魏寇初至,遠途跋涉,營寨未立,正是空虛之時。更兼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張頜為前軍,必有攜帶糧草。如若我軍能燒燬其糧,魏寇必將士氣大挫!!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豈可怠慢!?末將願往!!”
眾人聞言,定眼望之,正是呂蒙也。只聽呂蒙聲若洪鐘,雙眼虹光大勝。孫權聽之,膽氣一壯,慨然喝道。
“子明所言極是!!我軍前番屢屢中了魏寇奸計,如今正需一勝,激憤三軍!!子明若去,當應如何?”
“王上不必多慮。張儁乂統領兵眾,運糧隊即是其他將領。我觀魏寇麾下,不少年輕將士,都是年少氣盛,除了那姜伯約外,皆是無謀之輩。我可派斥候去探,看是何人護糧,隨機應變,再圖後事。”
孫權聽呂蒙甚為穩重,說得是理,心頭一定,遂教呂蒙率三千馬軍而出,又派朱然、全琮為副將一同而去。呂蒙領命,遂告退而出,與朱然、全琮準備去了。
到了晌午時分,呂蒙領軍到南昌城外一處山坡,忽有斥候趕來回報,言看運糧隊的將領乃是一年輕少將,看軍中旗幟,應是一姓‘曹’的將領。呂蒙聞言,臉色一沉,根據先前所得情報,很快便猜到那少將大約就是曹真。呂蒙心頭一喜,腦念電轉,遂起一計,與身後朱然、全琮教道如此如此。兩將臉色一震,忿然領命而去。
不知過去了多久,天色漸漸昏暗。卻說,張頜引兵正行,忽然前方林口處一陣喊殺聲響,風塵起處,只見一少年將士,引著千餘兵馬攔住去路,厲聲吼道。
“朱義封在此!!張儁乂何在!?敢與我一戰耶!!?”
張頜聞言,虎目一亮,眺眼望去,竟見是一年愈二十五、六的少年郎,頓時怒極而笑,暗道真可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數年前他張儁乂可將數萬東吳兵馬殺得聞風喪膽,狼狽而逃!!如今竟被這一初出茅廬的愣頭青掠戰!張頜念頭剛落,軍中一員裨將怒聲一吼,當先出馬相迎,口中喝道。
“宵小鼠輩,要與我家將軍對戰,先問過俺手上寶刀!!”
只見那魏將身形彪悍,手提一六尺大刀,縱馬飛向朱然。朱然面色一寒,雙腳一夾,縱馬飆飛而去。電光火石之間,兩馬相交,那魏將舞刀就劈,哪知朱然靈敏至極,驅身一閃,便是閃過。隨即大喝一聲,聲若雷轟,一槍猝然刺出,正中那魏將心窩之處。一聲慘呼,朱然就一合間便將來襲魏將刺落馬下。張頜大怒,猛拍馬匹,飛奔出陣,怒聲喝道。
“豎子休得猖狂,張儁乂在此!!”
張頜飛馬而衝,快得驚人。朱然擰槍接住,兩人戰了數個回合,朱然忽地勒馬就逃,其麾下部眾一鬨而散,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