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使君以家眷付託於兄,兄今戰死,二夫人無所依賴,負卻使君依託之重。其罪二也。”
潘鳳臉色再變,眉頭更是不覺皺得更緊。
“兄武藝超群,兼通經史,昔聞潘將軍與劉使君、張翼德三人結義有言在先,此生為國效力,匡扶漢室。今潘將軍卻不思共使君匡扶漢室,徒欲赴湯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為義?其為罪三也。潘將軍有此三罪,郭某不忍潘將軍一世英名就此而喪,故此冒昧告之。”
郭嘉言盡,潘鳳呼吸陡然加速,虎目布紅,躊躇不定,凝神在思。郭嘉卻是絲毫不急,靜靜在等。
過了一陣後,潘鳳忽然一收殺意,死死地盯著郭嘉。
“郭奉孝,你說我有三罪,欲我如何?”
郭嘉嘴角緩緩上翹,那笑容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獵人看著獵物一步步走進自己原先設好的圈套時所露出笑容。
“若潘將軍能聽我之言,便能得之三便。”
“權且說來。”
潘鳳心裡一跳,感覺自己彷彿被郭嘉的言語死死牽住,不過潘鳳卻無法不將郭嘉的話給予重視。郭嘉笑容更勝,又是言道。
“今四面皆有丞相之兵,潘將軍若不降,則必死,徒死無益,不若且降曹公,暗中卻打聽劉使君音信,如知何處,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園之約,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此為三便。”
郭嘉疾言而說,潘鳳臉色不斷在變,似乎在做著某些掙扎,而郭嘉剛才說過的話,不斷地在潘鳳腦海裡升騰、迴盪。三罪和三便,郭嘉都說得真切合理,最終潘鳳發現自己若不依從,便是成了背信棄義的無義之人。
潘鳳深深地撥出一口大氣,臉色驟地一沉,凝聲而道。
“郭奉孝你言三便,我亦有三約。若丞相能從,我即當卸甲。如其不允,我寧受三罪而死!”
“哼哼。入套了。”
郭嘉心裡竊喜不已,但表面面色不改,連忙回應。
“丞相蘇心胸廣闊,寬洪大量,何所不容。願聞潘將軍之三約。”
潘鳳與郭嘉對視,眼神堅定而不容有改,沉聲說起。
“一者,我與哥哥設誓,共扶漢室,我今只降漢帝,不降曹操。”
“自然如此。”
漢朝幾乎被曹操一手操控,降漢既是降曹,郭嘉腦念電轉立即回道。聽到郭嘉的回覆,潘鳳緊繃的臉色略微松下又言。
“二者,我二位嫂嫂處請給我家哥哥俸祿養贍,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
“合情合理。此事容易。但且說下。”
“三者,但知我家義兄去向,不管千里萬里,我便當辭去。還望曹丞相莫要阻攔。三者缺一,斷不肯降。”
說到第三個約定時,郭嘉不由臉色一變,曹操身為一朝之相,若是答應,又豈能食言。郭嘉不敢擅自決定,拱手執禮。
“潘將軍第三約定,恕郭某不敢擅自應承。還請潘將軍在此等候一時,待郭某回去稟報丞相,再作商議,可否?”
“無妨。你速速回報便可。”
潘鳳此時似乎也不再急躁,反正他心意已決,若是曹操答應,他便忍辱負重先投身於曹操麾下,靜候其兄劉備的訊息。若是曹操不肯,他即使拼過粉身碎骨,也絕不降於曹操。
隨後,郭嘉拔轉馬頭,帶著典韋還有數十快騎,趕回龍泉城,來見曹操。
郭嘉將潘鳳所說三約,一一告之。前面二約,就如郭嘉所猜,曹操毫不猶豫地便是應承,但當郭嘉說起第個三約定時,曹操不禁臉色一變,沉吟下來。
第五百四十七章 暫收無雙
“若是答應此事,然則我養潘無雙又有何用?此事卻是難從。”
曹操說罷,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