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搖了搖頭,耳邊突然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要我替你說麼?向李世民說出最後的道別?”
是長孫,若水微笑著點頭,接著,便真正的墜入了無盡的黑暗中。
李世民看著若水又重新睜開眼,可那眼神似乎像是回到了更久遠的過去,用著熟悉卻又陌生的聲音說了最後的三句話,
——“玄齡事陛下最久,小心謹慎,奇謀秘計,皆所預聞,竟無一言漏洩,非有大故,願勿棄之。”
——“妾之本宗,幸緣姻戚,既非德舉,易履危機,其保全永久,慎勿處之權要,但以外戚奉朝請,則為幸矣。”
——“妾生既無益於時,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聖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但請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則是不忘妾也。”
三句話,句句非關私情,字字可載入史冊,流傳千古,這是一個皇后在彌留之際對一個皇帝的臨終遺言,卻不是一個女子對她的愛人的臨別之語,這是一個明達世事的女子最後的忠告,卻不是李世民想聽到的話,最後,他,還是失去了人世間最珍貴的她,夫妻二十三年,終究卻只能,獨自黯然淚下,心如死灰。
第三部 第一章 山寺
貞觀十三年,揚州。
煙花三月,北郊蜀崗的大明寺內香客如織,這所建於南朝劉宋大明年間的寺廟在揚州頗負盛名。前朝文帝六十大壽時,詔令在全國三十個州內立三十座塔,以供奉舍利,其中一座建立在大明寺內,稱“棲靈塔”,更為這座廟宇增添了數分靈氣。
來上香的人群中還是女眷偏多,一來,這天氣回暖恰是女子們出遊踏春的好時節,二來,一些待字閨中的姑娘們也大多母親和丫鬟陪同來祈求良緣佳婿。
與熱鬧非凡的大雄寶殿不同,內殿的氣氛就顯得安靜許多,因為並非是人人皆可進入的地方,反而更顯得肅穆莊嚴。
一個小和尚好奇的守在內殿的門口,向裡看去,方才一直潛心修佛,極少露面的住持鑑遠大師竟然親自迎著一名女客來到這兒,聽說是要為其解一支籤,要是這件事傳到了外人的耳朵裡,怕是要引起一陣轟動吧。
鑑遠大師神色凝重地看著手中的籤條,沉默了良久才抬起頭,輕嘆道:“夫人,您可還記得當初您出來此地的時候,老衲向您問過的話?”
站在大師對面的那名女子,看上去不過二十剛過的年紀,面容不是極美,卻透著一絲如明月般的清韻與高華,只見她輕輕的啟口道:“大師曾問我,您從何處來,欲往何處去?”
“老衲也記得當初,夫人答得是,我往來處來,停於此處,只願了以餘生。” 鑑遠大師的目光深沉道,“而如今,夫人的意願還未有所改變麼?”
那女子似乎猶豫了下,繼而卻堅定的點了點頭。
鑑遠的臉上閃過一絲了悟,隨後,合掌道:“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夫人的前路不在此處,而在來處。”
女子微微地斂下眼瞼,淡然地一笑,“大師,我可否再問一句,前路可是崎嶇?”
寂靜了片刻,“夫人至貴之命,恕老衲無法參透。”
“至貴?”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微嘲,“那可否請大師告知我方才的籤語?”
鑑遠大師攤開手掌,沉靜道:“此乃上上之籤,名“凰歸”。”
殿中又是一陣靜默,門口的小和尚只看見那女子對著主持微一點頭,便快步地從自己身邊經過,不知走向何處。
他輕輕的走進殿內,卻看見一向神色肅然的主持,此刻卻露出了似喜非喜的表情來,口中喃喃道:“凰歸,鳳凰齊飛,此天下太平之吉兆啊,佛祖慈悲,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