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辰提出了兩個辦法。
不過這種辦法,那是屬於治標不治本的,肯定是有效果的,要根治,很難,並沒有一個理想的辦法。
“聽上去,確實可行。”
朱棣點了點頭。
“地方豪強也是需要官吏的護佑的,輸送好處什麼的,所以,多進行平調,他們的成本就高了,這有助於限制他們。”
韓辰繼續說道。
“可是,先生,你說得這種辦法,不能進行根治啊!這有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呢,古往今來,似乎都沒有這種辦法。”
朱棣詢問,這簡直就是無解的啊!
“當然了,要徹底解決這個很難,這疆域越大,越難解決,如果只有幾個城池的土地的話,那就是好解決了,目前想要根植,並沒有好辦法,只能是進行壓制,時不時的,要收拾幾個,以儆效尤。”
韓辰聳了聳肩。
“尤其是要打擊結黨營私的,那破壞性非常大,單個其實破壞性不大,但是,一旦那是結成了團體,那個破壞性,可就是不容小覷了。”
韓辰一本正經的說道。
朱棣非常認可,他就挺討厭結黨營私的,那黃子澄齊泰就是前車之鑑。
“那就照先生的意思辦,之前,先生跟太子說,藩王的問題,我的兄弟也不少,現在我當了皇帝,王爺還是要封的,不過,就不用給封地了,當金絲雀養起來就是了。”
朱棣笑了笑。
他就是藩王造反,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情,那就不會給藩王封地,這有了封地的話,就可以養兵,以後一旦坐大,怎麼辦呢?
這個可是不得不防的啊!
“這樣做很好,不過這個王爺不要世襲,王爺的兒子不一定要當王爺,這幾代之後,其實血緣關係,就已經非常淡了,這高官厚祿,不能世襲。”
韓辰說道。
“科舉制度選拔不了多少人的,空缺並不多,這個讀書人,得安撫好,不然的話,是會出亂子的,一般考上個舉人,就可以有所為了。”
“但大多數讀書人,都沒有功名,這平日裡無正事可做,久而久之,難免會出亂子。”
朱棣說道,
“在這方面,我建議,進行基礎教育,強制性,讓所有孩童都讀書,這樣的話,那些讀書人就可以去教書,有正經事可以做。”
韓辰說道。
“先生,這並不現實,很多人讀不起書,那怎麼辦呢?誰來掏錢呢,總不可能我來掏錢吧!”
朱棣說道。
“這個基礎教育,本來就是國庫出錢的。”
韓辰聳了聳肩。
“那得出多少錢啊!沒有那麼多錢。”
朱棣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