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還在為朱允炆擔憂嗎?”
姚廣孝看出了朱棣的心事。
“我如何能夠不憂慮的,他只要不死,就是一個隱患,指不定什麼時候就出來生事的,別看那些文武大臣投降了我們,但有一部分,肯定還是心向我那侄兒,他不死,這江山怕是不穩的。”
朱棣皺著眉頭。
“陛下完全不用擔心,朱允炆不具備那個能力,他是有心無力,天下之大,要找一個人,那是如同大海撈針,況且,他肯定已經隱姓埋名,找個地方躲起來了,難以找到。”
姚廣孝說道,讓朱棣放寬心。
“不僅僅是找他,我還要找到傳國玉璽。”
朱棣對於傳國玉璽的渴望是非常強烈的,這傳國玉璽,那可是正統的啊!這不容忽視,。
現在只能用假的傳國玉璽,真的得找到。
斷定朱允炆沒有死得重要原因,那就是傳國玉璽不見了。
試問,如果朱允炆死了的話,傳國玉璽怎麼會消失呢?定然是帶在身邊,一起逃走了。
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傳國玉璽在的話,那就代表著正統還在。
姚廣孝默然,傳國玉璽,那都是皇帝必須要得到的東西,代表天道的承認。
第二天,朱棣去找韓辰去了,韓辰可不會下跪,主要是他實在是接受不了,封建禮儀。
再說了,他眼睛瞎了,也不便下跪。
朱棣倒是也並不計較這些。
朱棣首先就問了一下,現在需要維持多少的軍力。
“你現在有多少兵力啊!”
韓辰詢問。
“一百一十多萬。”
朱棣回答。
“全國有多少人口?”
韓辰繼續詢問,這維持多少兵力,跟人口還是成正比的。
“大概七八千萬人吧!”
朱棣說道。
這人口數量,倒是也不算少了。
不過,從人口上來講,維持五十萬的軍力,應該差不多了。
這軍隊太多,養起來費勁,軍費的開支,向來都是佔比不小。
“疆域有多少呢?”
韓辰詢問,這也得考慮到疆域。
“非常寬廣,光是守邊,至少都是要去掉三十萬兵力。”
朱棣說道。
守邊,需要三十萬,那就是還剩下八十萬,地方一分散,也就不多了。
“有沒有戰爭的威脅。”
韓辰繼續詢問。
軍力保持多少,也得考慮到戰爭的情況,如果沒有戰爭的威脅,可以裁剪一部分兵力。
“有,我覺得兵力不夠,想要增加至一百五十萬人。”
朱棣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不減也就算了,還要增兵,這不要錢啊!負擔太重了,我看差不多就得了,根本不需要進行增兵的,預備役就行,到了打仗的時候,可以隨時補充,現在,維持八十萬左右的軍力,就差不多了。”
“軍隊多而不精,那不過就是濫竽充數而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