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啊,那可是出了名的要強!他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自己的三個兒子都能混出個名堂來,讓他臉上有光。想當年,許三多剛出生的時候,那可真是把許百順給樂壞啦!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向全村人宣告這個好訊息,於是便透過村裡的大喇叭大聲宣揚起來。那個興奮勁兒啊,簡直沒法形容!
不僅如此,他還興高采烈地下到地裡去捉泥鰍,而且一捉就是整整十斤呢!那一刻的許百順,心中充滿了自豪和驕傲,彷彿已經看到了未來許三多飛黃騰達、光宗耀祖的模樣。
許百順的妻子在生下許三多後沒多久,便被病魔無情地奪去了生命。
在離世之前,她那憔悴不堪卻又滿含期望的目光始終停留在年幼的許三多身上,嘴裡還不停地念叨著:“一定要讓咱們的兒子去當兵啊……”這最後的遺言彷彿成為了一道深深的烙印,刻在了許百順的心頭。
許百順年輕的時候曾擔任過民兵,那段經歷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人生中的一抹亮色。每當回憶起那些身著軍裝、英姿颯爽的日子,他心中都會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自豪感和榮譽感。
正因如此,軍人這個職業在他心目中始終佔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是一份無比光榮且神聖的使命。
尤其是在他們所處的那個特殊時代,當兵不僅僅意味著可以吃上香噴噴的國家糧,更是一種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象徵。
只要誰家的孩子能順利入伍參軍,那整個家庭都會因此而倍感榮耀,在村子裡也能夠昂首挺胸、揚眉吐氣。
而下榕樹村便是許百順一生紮根的地方,這裡的一草一木、鄰里鄉親對他而言再熟悉不過。
然而,儘管歲月流轉,但他內心深處那份渴望兒子們成才的心願從未改變。至少在那時,他最大的夢想便是看到自己的三個兒子都能穿上筆挺的軍裝,投身軍旅生涯,成為一名堂堂正正的軍人。
每次想到此處,許百順總會不自覺地挺起胸膛,臉上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之色——畢竟,曾經身為民兵的他深知這份榮譽背後所承載的責任與擔當。
對於這一點,想必大多數農村人都能夠深有體會。遙想當年,當我父親正值青春年華之時,那個年代人們甚至難以填飽肚子。
他親身經歷了大鍋飯時期、艱難的逃荒歲月以及激烈的挖河搶水大戰。儘管辛勤耕耘土地一生,但飢餓的陰影始終如影隨形,隨時都有可能面臨生命的威脅。
我的姥姥曾經回憶起她與姥爺新婚燕爾之際,那時的日子異常艱苦,一天竟然連兩頓飽飯都無法保證。尤其是在姥姥剛剛誕下大舅之後,由於身體虛弱未能參與勞作,也就意味著無法獲得工分。
有一次,姥姥在大鍋飯那裡苦苦站立了半天之久,然而最終卻連一碗稀粥或是一個小小的饃饃都未曾分到。等到三舅降生時,家中的情形依舊窘迫不堪。
因為無人照看孩子,只能由年幼的大舅留在家裡照顧小孩。每當姥姥結束一天的繁重工作返回家中時,總會聽到小三舅因飢餓而發出的哇哇啼哭之聲。
時光荏苒,終於迎來了排行老五的我的母親降臨人世。或許是上天眷顧,自那以後,家庭狀況總算稍有改善。雖然糧食依然稀缺,但透過四處挖掘野菜、採摘槐花等方式,一家人總算勉強能夠填飽肚子,不至於再像從前那般飢腸轆轆。
我的父母恰好誕生於那個物質匱乏、人們常常食不果腹的年代。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能夠接受教育並完成初中學業已然算得上是極為難得之事。
實際上,那一輩人中絕大多數人的學歷僅停留在小學三年級而已。
對於他們來說,學會基本的數字運算如加減乘除,以及掌握漢語拼音從而具備讀寫能力便已足夠應付日常生活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