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環坐在賈府賬房,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欞灑在賬簿上,卻照不亮他緊鎖的眉頭。
書院建設的預算單攤開在他面前,上面一列列數字如同一個個沉重的砝碼,壓得他喘不過氣。
前幾日鹽場改革的意氣風發此刻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揮之不去的焦慮。
他手指輕輕敲著桌面,發出有節奏的“篤篤”聲,目光掃過面前一疊厚厚的資料。
京城富紳們的背景資料,從籍貫到喜好,從家產到人脈,事無鉅細,皆記錄在冊。
賈環深知,要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這些富紳是他繞不開的坎。
然而,這些富紳個個都是人精,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掏銀子,談何容易?
他需要一個契機,一個能讓他們主動慷慨解囊的契機。
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心中逐漸成型。
他沒有直接登門拜訪,而是遣人送出一張張精美的請柬。
邀請城中有名望的富紳參加一場在京城最高學府舉辦的“文人雅集”。
請柬上隻字未提募捐之事,只說是以文會友,品茗論道。
這些富紳們平日裡最愛附庸風雅,收到請柬後,都欣然應允,以為只是一場普通的聚會。
一個個穿戴整齊,帶著隨從,浩浩蕩蕩地來到了京城學府。
然而,當他們步入會場,看到臺上擺放的書院模型和募捐箱時,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
張富紳捋了捋鬍鬚,眼神閃爍,低聲問身旁的李員外:“李兄,這賈大人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不是說文人雅集嗎?怎麼?”
李員外也是一臉茫然,搖頭道:“我也不知啊!這賈大人向來行事詭譎,誰知道他打的什麼算盤。”
富紳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會場的氣氛頓時變得微妙起來。
賈環站在臺上,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
他清了清嗓子,正要開口說話,卻突然停了下來,目光落在門口一個姍姍來遲的身影上。
藍婉一襲華服,在侍女的簇擁下款款而來,她徑直走到賈環身邊,柔聲道:“相公,我來晚了。”
賈環點點頭,深吸一口氣,面對大家朗聲說道:“諸位,今日請各位前來,並非只為品茗論道,而是為了京城學子,為了我大慶的未來!”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沉重:
“諸位也都知道,如今京城書院匱乏,許多寒門子弟求學無門,空有滿腹經綸卻無處施展。朝廷欲建一座書院,廣納賢才,為國家培養棟樑之材,卻苦於資金不足。”
他的話音剛落,會場便響起一陣竊竊私語。
張富紳輕蔑一笑,陰陽怪氣道:
“賈大人,這建書院可不是小數目,您這空口白牙就想讓我們掏銀子,未免也太異想天開了吧?”
其他富紳也紛紛附和,有人說賈環好高騖遠,有人說他沽名釣譽。
更有人直言賈府自身都難保,哪來的錢建書院。
就在這刺耳的嘲諷聲此起彼伏之時,突然一個年輕人站了出來。
他衣著樸素卻氣質不凡,他高聲說道:
“諸位富紳且慢!我是一個寒門子弟,曾經有幸得到賈大人的幫助。”
“賈大人一直默默地為改善讀書環境努力,他曾經親自走訪多個村莊,為窮人家的孩子送去書本和筆墨,還四處尋找願意授課的先生。”
“他做這些從不求回報,只希望能讓更多像我這樣的人有讀書的機會。”
“如今他為了建書院,費了這麼多心思,你們卻在這裡嘲諷他,實在不該!”
富紳們聽了這個人感人肺腑的話,臉上露出些許羞愧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