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竟,口頭上的溢美之詞,比不過真金白銀不停的往外拿。
加上司庫掌監童浩然在帝君面前哭訴。
說什麼天家司庫,即將耗盡,若是沒錢,如何能保持帝王排場和威嚴。
這話乍一聽,感覺像是無稽之談。
然而,這話其實也不無道理,正所謂,錢能養人。
沒有錢財為帝君提供奢靡無度,如何能彰顯帝王威嚴,皇家氣派。
司庫可是自己的錢,拿自己私人的錢辦天下的事,哪有這種道理?
如果是這樣,還養這些文武百官幹什麼?
經童浩然這麼一說,帝君竟然覺得確實是有道理。
天下事就得天下人來一起處理解決才對。
於是,帝君在朝會上提出了加賦的想法,
按帝君的意思,二郡耗費巨大,非是皇家司庫便能解決問題。
不光要在全國加賦,還要朝廷所有官員替君分憂,美其名曰“義捐”。
意思就是,讓朝廷中樞到地方,只要是做官的,就按品秩捐錢。
食君俸祿,為君分憂。
倒也說得過去。
更何況,依帝君的意思,按官員等級高低來制定,捐錢的數目,看起來的確公平合理。
然而,根據現實情況來說,這位帝君可以說是暴君和昏君的結合體。
比如,在嵩朝,
朝廷九品官員一月正俸,是五兩銀子,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朝廷的補貼,大概能到七兩左右。
,!
然而,這個數目,經過了幾次升降起伏,現如今其實又回到了當年建國之初的水準。
一開始,嵩國立國之初,物價低迷,
所以以九品官員為例,月俸五兩,不光可以養活一家人,還可以稍有盈餘,
隨著國力日益強盛,帝國各處貿易往來愈發發達,物價上升,九品官員的俸祿又從五兩,變成十五兩,依舊能保證一位官員以及家人吃穿用度。
然而隨著帝國建立日久,諸多弊病日益凸顯,朝廷財政越發疲敝,加之對外還要割地賠款。
於是,近些年帝國便實施了幾次,精兵簡政,縮減開支。
以期能達到緩解財政枯竭的目的。
這其中一項,便是縮減朝廷官員俸祿。
所以,如今的九品官一個月的俸祿,又回到了王朝建立之初的水平。
朝廷俸祿不能養活一家老小該怎麼辦?
善良正直或是不懂變通的官員選擇辭官不做,家境優渥者選擇自補虧空,
而那些想做官,家中又沒錢的官員怎麼辦?
其實很簡單,
正所謂,官字兩張口,吃完上頭吃下頭。
這樣一來,即便朝廷俸祿不夠,也問題不大。
可如今帝君的意思是,要大家相忍為國。
留以九品官員為例,既然你一月七兩俸祿,那便捐個五十兩吧。
剩下每個月那二兩,和一年最後兩個月的俸祿,帝君就不要了。
如此仁念,各位朝臣就感動去吧。
這個提議一出,不光是左相反對,就連右相也不贊同。
如今朝政日益衰退,物價更是日益上升,
別說義捐,就是一分不捐,都不夠一個九品官員一家人的開支用度。
右相倒不是真沒錢,畢竟身為宰執,不可能真就這般窮苦。
然而,他將自己俸祿,除去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剩下的盡數了“遺孤院”。
當年太祖皇帝憐憫天下百姓飽受戰火摧殘,導致遺孤甚多,於是創立。
不光是帝都,在嵩國,只要父母雙亡,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