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這座雄關,本來必然是被攻克的,
然而,因為朝廷的勾心鬥角,兩方人馬的官場角力,加上右相的苦口婆心。
竟然,真的說動了幽州軍,前去支援,
不過朝廷又下了一道,特別有意思的命令,大軍沿途經過州府,
不得入內,一應糧草輜重,會由當地州府。事先放在城外,
說是這樣才能行軍迅速,不耽誤救援。
這讓李少嚴和他的一眾將校覺得受到了侮辱,整個軍營都是怒氣沖天。
朝廷要他們效命,還要如此防備他們?
李如璋和周澤費了好大勁,才將他們安撫下來。
至於,這道旨意的實際含義,誰又知道呢?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其實,歸根結底,這一切都要感謝周澤和李如璋,而不是右相的功勞。
他們二人才是,促使幽州軍願意救援的真正原因。
周澤是個忠直良臣,毋庸置疑
肯定大力的支援幽州軍,安邊平亂。
而李如璋,大力贊成的原因,可不是因為,他忠君愛國。
一方面是,養兵確實困難,
雖然之前,幽州軍和北虜一戰,損失過半,只剩下四萬左右的人馬。
但是後來,在渡海之前,為了抵禦北虜,又徵召了一萬多人。
現在整個軍隊人數也達到五六萬之眾,
如果不是他千方百計,自己開礦,鍊鐵,淘金,重新丈量土地。
以光州這一州之地,怎麼都養不起這五六萬軍隊。
而且,這五六萬人裡,還有一大部分軍隊,還得屯田,自給自足才行。
如果。按朝廷制定的標準,層層剋扣下來。
要讓他們去作戰賣命,那怕是很難做到。
雖說,亂世之中,命比草賤,
但是,誰家士兵陣亡只給五兩銀子?
李如璋的想法是,趁著現在帝國需要他們作戰。
正好向朝廷索要物資錢糧。
再者把軍隊拉出去,也能減少光州的壓力。
第三,正好趁著現在去增援潼關,
戰場實地,試驗一下,自己打造的這幾樣軍備,效果怎麼樣。
“哥,這次去雍州,你也要去嗎?”
“當兵打仗,是那些武人的事情,怎麼要你一個讀書人去摻和?
上次府君還說,讓你沒事看看書,你現在還是個貢生,咱們現在,身份恢復了,
接下來你再考個秀才,舉人,最後狀元。
爹孃在天之靈一定會很開心的”
“所以,這次去雍州你還是別去了吧,打仗刀槍無眼,太危險了。”
李如玉說了一大堆,話裡話外,就是不願意讓李如璋隨軍出征。
李如璋也沒辦法明說,日後很大機率自己是要拉起隊伍造反的,如今朝廷無能,江山社稷風雨飄搖,山河破碎百姓民不聊生。
自己與其考功名,不如抓緊時間,組建一支強軍。
亂世之中,武力才是最重要的。
當下笑道
“我和李將軍,是結義兄弟,俗話說得好,
打虎親兄弟,哪有大哥上陣,兄弟不一起的。”
“而且。我要實地看看,我發明的幾樣東西,實不實用,唯有實踐才能出真理。”
“所以,此行我必須去。”
李如玉,沉默了許久,眼見自己哥哥,已然下定決心。
便不再勸阻,只是神情低落道
“那你要答應我,不能輕易冒險,可不能去衝鋒陷陣什麼的,
你答應我的,待我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