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圈巡查下來,不知不覺,幾個月的時間過去。
等李如璋一行人環繞整個光州一遍。
再回到平度大營時,已經到初夏時節。
在嵩朝,二月二為簪花節。
每年這個時候,貨郎便會挑著花擔,走街串巷,沿街叫賣。
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尋常百姓。
都會在每年的這天,喊住貨郎,買上幾朵,給家裡人帶上,寓意幸福美滿。
屆時,大街上人人簪花,奼紫嫣紅,美不勝收。
這便是簪花節盛況。
曾有詩人還為此專門作詩
“擔子挑春雖小,奼紫嫣紅都好,
走過巷東家,賣到巷西家。
簾外聲聲叫,簾裡丫鬟入報。
問道買梅花?買桃花?”
今年自家妹子便十五了,原本該是及笄的年紀。
出征之前,他答應自家妹子,回來替她簪花。
結果,這一巡視,一忙,便把這事給錯過了……
所以,李如璋在進城回家之前,特意買了許多胭脂水粉。
又買了好些個頭飾髮簪,
看到李如璋買這些女子的東西,周澤還揶揄他,果然是成婚的男人,這便懂得愛惜內人了。
本來還指著等李如璋擺酒,他討杯酒吃的,誰知道李如璋一回來,就拉著他巡視州郡。
李如璋也是有苦說不出,本來就是弄巧成拙,假成婚,如何好擺酒。
於是找了個藉口,說什麼帝國凋敝,百姓艱難,何況北虜未滅,何以為家?不宜操辦婚事。
這種拙劣藉口,就連李如璋自己都不願意相信,但是周澤竟然聽得連連點頭。
這個為國為民的君子啊……
只有李如璋自己知道,如果不買這些,以自家妹子的脾氣,空手回去怕是很難善了。
買點姑娘的心愛之物,哄哄自家妹子。
畢竟這世界上,沒有哪個女子不愛化妝打扮。
不過,經過周澤這麼一提醒,李如璋倒是想起來家裡還有一個範瑤月。
一直以來都是他們兩兄妹相依為命,這突然多出來一人,他還真一下沒反應過來,
她的禮物也得買,還有兩個孩子,糕點之類的也要買上一些。
回到家中,果然不出所料,自家妹子哼哼唧唧對著自己愛搭不理。
李如璋假裝不知,還故意詢問自家妹妹到底怎麼回事,誰惹她生氣了?
這可把李如玉氣得不輕。
眼見自家妹子泫然欲泣,李如璋終於不再欺負她了。
拿出事先買好的胭脂水粉遞給了自家妹子和範瑤月。
“範姑娘,李某是個粗人,不懂女子喜好,這是本地最好的一家胭脂店,可能不及你當初所用的那些,
一點心意,感謝這段時間,你對家中照拂,費心了。”
面對李如璋的送禮,範瑤月心中歡喜,
謝過李如璋之後,表示照應家中是她分內之事。
倒是李如玉一翻白眼道
“我不要!!!欺負完我又想拿東西賄賂我。”
“明明說好給我簪花的,言而無信,哼……”
“哥,我告訴你,如今我長大了,可不是小時候吵著要糖葫蘆那會了。”
李如璋被自家妹子這一本正經的樣子,逗的哈哈大笑,
然後故作難過道
“這裡面可是好東西,去歲就答應你,等你及笄的時候替你綰髮簪花,結果我是緊趕慢趕都沒趕上。
“後來我就想,事情每天都忙不完,可妹子我就一個,我是越想越後悔,越後悔我越愧疚,我太愧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