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5頁)

戰亂來了,經濟倒退,連帶著上層社會文藝水準都一同下降,曾經的《孔雀東南飛》中描繪的“十五彈箜篌”那樣計程車族女子風氣,也漸漸在戰亂年頭中消磨殆盡。

同樣在庫房裡積灰的還有一具以絲緞包裹著的琵琶。

絲緞團花的錦布上積灰已如棉絮,連顏色也被灰塵深入得更黯淡,遠遠看著堆在角落裡的形狀,這姑娘還以為自己正在看一隻金華火腿。

哪家的金華火腿用錦布包的?還像儲存乾屍一樣放個幾十年的?

指指那方向,問道,“是何物?”

自然不用她親自擄袖子滿面撲灰,姚媽又是老資歷,髒活累活只有貼身侍女阿蘭上前了。

開啟包裹著的錦布後回道,“姑娘,是琵琶。”

清理過點遞給姚媽,也想起點掌故,“是姑娘的曾祖母,故去老太爺泰安公妻虞太夫人的陪嫁。”

也就是張汪的親祖母,老太爺去世前順水人情把原配夫人陪嫁贈給曾孫女的那一位虞夫人。

當時春華還年幼,東西自然都是由母親代收的。

虞氏便是出自與脩武張氏共稱“河內望”的豪強世家。

這位虞太夫人命好,她所在的年代裡正當桓帝之時,大漢的統治卻仍在勉力維持,一輩子沒經歷過戰亂。那時社會上風氣很寬鬆,也因天子的尋歡作樂,民間世族對風雅的追求更甚。

虞太夫人的母親是位縣君,她陪嫁的器物即便幾十年後由孫媳婦代收點數的時候,也不由讓後院一眾女子對其精緻程度大為觀止。

她陪嫁的琵琶,想來也不是俗物了,然而看著這多年未得人拂拭的樂器,心中卻不由得惋惜。

現代的記憶於春華而言早如上輩子的事,便是不孝,如今前世父母親人的面孔都已經模糊了。

隻言片語的細節卻反更清晰。

記得有個學小提的同學和她說過,再好的樂器,太長時間沒人去除錯,也就成了一堆廢木頭。

樂器都要是在使用中不斷的除錯,不斷的為其修整,音色才會越來越淳,房子是這樣,人也是這樣。

便是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時間一長沒人保養,潮溼、黴菌,通風不良,最後只能使名琴變成了“古董”。

諸僕婦丫鬟看著春華,姚媽則捧著琵琶,她年紀再小也是個主子,終要她來拿主意。

“縣中可有人會琵琶?”

眾人皆不知,只有常在本地的一位王姓僕婦想出個頭,便說,“姑娘要是想學,縣中似有一位獨居的顧夫人,也道是得自家學。”

春華沒馬上應,獨處的婦人,比寡婦門前的是非還多呢。

又想起教自己禮儀的女師傅徐氏是原是郡中教習采女的工作,也是常被邀請在女眷後院走動,定是認識不少才華出眾的貴婦,由她推薦豈不是更好?

回來第二日,帶著外縣的禮物,姑娘又重新回去學禮儀課,並奉上自己針線以表心意。

徐師傅還是挺高興的,學生又回來上課,且仍對她尊重。

這些月來,張家既邀了她,連學費也付了,還承擔她這幾年來的日常生活開銷,就算主要要教的那個女學生走了,也沒讓她空著。

山氏便把族中其他的幾個未出閣的女孩一同送來她這兒教習。

實話說,教這幾個姑娘並不如成年心偽蘿莉的春華好教,別看春華姑娘平日在她爹媽面前“活力”透支,到了正經的學習上卻是定的下心。

卻也好在壓力小,這幾月過得也算輕鬆了。

如今一同的小孩們也多了,人一多就可以編排上好幾出小女孩間的鬧劇。

便是春華作為張家現任家主的嫡出女兒超然的身份,在這個小班裡,女孩們早有了各自的小派系。

最新小說: 聯盟:重生韓國女主播,爆火全網 時光迷蹤 韓娛GD之上位之路 一拳超人:英雄假面 斬神:等等!大夏怎麼全是神? 單元文:聽說是命裡有註定 火影:變身宇智波怪力小蘿莉 帶土:這次真給鳴人貼暖寶寶了 若若曦晨 軒瀾聽風 塔防狂潮,我有無限裝備欄! 綜漫樂隊:我是重力世界的毀滅者 遊戲降臨我有一座新手村 火影:詞條系統,佐助只想變強 鑽石王牌之璀璨未來 心靈診療 海上求生:開局靠空間修仙逆襲了 原神:往生堂客卿之女是帝君激推 重生之音夢翱翔 指腹為婚,總裁的隱婚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