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培訓中心,沐陽來到家族內部交流活動場地。這裡佈置得溫馨而莊重,木質的桌椅擺放整齊,營造出舒適的交流氛圍。家族先輩的照片掛在牆上,他們的眼神彷彿在默默注視著家族的傳承,見證著一代又一代的成長。家族成員們圍坐在一起,氣氛熱烈,正在分享家族創業故事。
“當年,我們的祖輩白手起家,身無分文,憑藉著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在市場中摸爬滾打。為了拿下第一筆訂單,他連續幾天幾夜守在客戶公司門口,只為能爭取到一次面談的機會。正是這份堅持和毅力,才創立了今天的家族企業。”一位年長的家族成員感慨地說道,聲音中帶著歲月的滄桑和對往昔的追憶。
年輕一代的家族子弟們聽得津津有味,眼神中充滿了敬佩和對家族企業的認同感。沐陽看著這一幕,心中滿是欣慰。然而,在人才培養資源分配上,不同家族成員和員工群體的競爭衝突也逐漸顯現出來。
,!
一位家族子弟提出:“沐總,我們都很珍惜這次培訓機會,但資源有限,如何保證公平分配呢?有些關鍵崗位的員工可能會佔用較多資源,像參加外部高階培訓課程、使用先進的培訓裝置等,那我們家族子弟的培養會不會受到影響?畢竟我們肩負著傳承家族企業的重任。”
沐陽耐心地解釋:“我們的培養體系是面向所有有潛力的人才,無論是家族子弟還是員工。在資源分配上,我們會建立公平的評估機制,根據個人的能力、潛力和崗位需求進行分配。我們會定期組織能力測試和潛力評估,透過專業的測評工具和實際工作表現來綜合考量。家族子弟有傳承家族企業的責任,但也不能搞特殊化。關鍵崗位員工因為工作的重要性,可能需要更多的資源提升能力,這是為了家族企業的整體利益。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出最優秀的人才,為家族企業服務,只有家族企業發展好了,我們每個人才能受益。”
為了讓家族子弟和關鍵崗位員工接觸到更具專業性和前沿性的知識,沐陽來到外部專業培訓機構。這裡環境優雅,綠樹成蔭,現代化的教學樓與優美的自然環境相得益彰。教學設施先進,配備了虛擬實驗室、模擬交易平臺等高階教學裝置,培訓機構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沐陽。
“沐總,很高興能與貴家族企業合作。我們擁有專業的師資團隊,其中不乏行業內的知名專家和資深學者,他們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實踐經歷,一定能為您的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援。”培訓機構負責人王總說道,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沐陽笑著回應:“王總,我們非常期待與貴機構的合作。不過,在溝通中我們發現,家族企業傳統培養模式與外部專業培訓理念在教學內容和方式上存在差異衝突。我們家族傳統注重經驗傳承,老一輩言傳身教,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下一代;而外部培訓更強調理論體系和創新思維,注重培養學員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我們該如何協調呢?”
王總思考後說:“沐總,這確實是個需要磨合的地方。我們可以在教學內容上,將家族企業的實際案例與現代管理理論相結合,在講解戰略管理時,引入家族企業曾經面臨的戰略抉擇案例,分析成功與失敗的原因,讓學員既能學到前沿知識,又能運用到家族企業的實際運營中。在教學方式上,保留家族傳統的經驗分享環節,定期邀請家族長輩到培訓現場分享經驗,同時融入小組討論、專案實踐等現代教學方法,激發學員的創新思維。比如組織學員針對家族企業的實際專案進行小組討論,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再透過實踐檢驗方案的可行性。”
隨著傳承人才培養體系的逐步推進,家族企業傳統家族文化傳承方式與現代專業人才培養文化在價值導向、培養目標等方面的差異衝突也逐漸凸顯。一位家族長輩表示:“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