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查明真相,趙無極決定親自前往煙雨閣後院的地窖一探究竟。他帶著火把和幾個捕快,小心翼翼地走了下去。
地窖中,堆放著許多瓷器。趙無極仔細檢視,只見其中一個瓷器上刻著一個小小的“秘”字。他心中一動,立刻將這個瓷器拿了起來。
就在這時,他突然感到一陣頭暈目眩,身體不由自主地倒了下去。幾個警察見狀,急忙上前扶住他。然而,他們也同樣感到一陣頭暈目眩,紛紛倒在了地上。
不知過了多久,趙無極終於醒了過來。他發現自己躺在煙雨閣的後院裡,身邊圍著幾個警察。他們同樣昏迷不醒,臉色蒼白。
趙無極掙扎著坐起身來,只見手中的瓷器已經破碎。他心中一驚,立刻明白了過來。原來,這個瓷器裡藏著一種劇毒的氣體,一旦被人吸入,就會立刻昏迷不醒。
他恍然大悟,終於明白了李暮云為何要殺自己的兒子。原來,製作“煙雨瓷”的方法需要用到一種罕見的材料,而這種材料在提煉過程中會產生劇毒的氣體。一旦這種氣體洩露出去,就會對周圍的人造成致命的傷害。
李暮云為了保護這個秘密,不惜犧牲自己的兒子。他深知,一旦這個秘密被揭開,整個鎮子都會陷入災難之中。因此,他選擇了最極端的方式,來維護這個秘密的安全。
然而,趙無極也深知,法律不容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剝奪他人的生命。雖然李暮雲的動機值得同情,但他仍然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最終,李暮雲被依法判處死刑。他的罪行雖然令人震驚,但也引發了人們對“煙雨瓷”製作秘密的好奇與猜測。在江南水鄉,關於“煙雨瓷”的傳說再次被人們提起,成為了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煙雨閣,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瓷器店,也因為這場悲劇而名聲大噪。趙無極在案件結束後,曾多次來到此地,試圖從殘破的瓷器中尋找關於“煙雨瓷”的線索。然而,每一次都無功而返。
轉眼間,數月過去,秋風漸起,煙雨閣的大門依舊緊閉。鎮上的人們似乎已經淡忘了這場悲劇,但趙無極卻始終無法釋懷。他深知,只有揭開“煙雨瓷”的秘密,才能真正地告慰李浩的在天之靈。
一日,趙無極在鎮上的一家茶館裡偶遇了一位神秘的老人。老人自稱是陶瓷界的泰斗,對“煙雨瓷”的製作方法略知一二。趙無極聞言,心中大喜,立刻邀請老人前往煙雨閣一探究竟。
在煙雨閣的地窖中,老人仔細地檢視了那些殘破的瓷器,然後緩緩地說道:“‘煙雨瓷’的製作方法確實非同小可,它不僅需要罕見的材料,還需要極高的技藝和耐心。然而,最關鍵的是,製作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各種條件,一旦稍有差池,就會產生劇毒的氣體。”
趙無極聞言,心中一陣後怕。他想象著李暮雲在製作“煙雨瓷”時,所面臨的巨大壓力和風險,不禁對這位陶瓷師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老人繼續說道:“據我所知,‘煙雨瓷’的製作方法已經失傳多年。李浩能夠無意間發現這個秘密,實屬難得。然而,他並沒有完全掌握這個方法,否則也不會導致這場悲劇。”
趙無極點了點頭,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要想揭開“煙雨瓷”的秘密,必須找到更多的線索和證據。於是,他決定再次深入調查,尋找與李浩有關的人或事,希望能從中找到突破口。
經過數日的努力,趙無極終於找到了一位曾經與李浩有過交往的商人。商人告訴他,李浩在失蹤前曾向他透露過一些關於“煙雨瓷”的資訊,並暗示自己即將有所突破。然而,就在他準備進一步瞭解時,卻傳來了李浩失蹤的訊息。
趙無極聞言,心中一陣激動。他意識到,這位商人所掌握的資訊可能是揭開“煙雨瓷”秘密的關鍵。於是,他立刻讓手下將商人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