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們十分地不情願,他們身上穿著朝會的冠服,卻板著臉,彷彿是在做一件無可奈何的事情。
然而此時李植功勞實在太大,天子又下嚴旨,文官們不得不出來迎接。
京營監軍盧九德帶著幾個小宦官等在麗正門下,看到李植就笑道:“咱家又來給大將軍帶路了!”
他上下打量了幾眼李植,笑道:“大將軍征伐辛苦,比上次看到時候消瘦了一些!”
盧九德能做到京營監軍,也是天子身邊的紅人,李植朝他拱手一禮,笑道:“有勞公公了!”
盧九德哈哈大笑,朝身邊的一個宦官揮了揮手。那個宦官舉起銅錘,在一個小銅鐘上用力一敲。
鐘聲悠揚,傳出去好遠。
道路兩側的文武官員們聽到鐘聲,齊齊朝李植的方向作揖行禮。李植舉目望去,只看到一片片的黑底“梁冠”帽。
第六百六十五章 準了
李植看了看那些文官百般不情願的樣子,冷笑了一聲。
此時李植為大明平滅韃虜,這些文官連出來迎接一下都不願意。
實際上,這些文官邀功賣名時候那是一等一的好手。平滅滿清的功勞,這些無恥文官說不定就要分潤一些。
在李植穿越前的歷史上,自崇禎十四年周延儒啟用以來,東林黨就愈發做大,完全壟斷了朝堂,可謂“眾正盈朝”。不過這些東林黨人卻沒有力挽狂瀾。在原先的歷史上,崇禎十四年到崇禎十七年短短三年內,大明的形勢急劇惡化,短短三年時間大明就亡了。最後天子朱由檢和內臣王承恩吊死在煤山上,結束了大明皇朝。
後世的文人總為東林黨推脫責任,然而實際上,大明局勢從好到壞的崇禎初年是東林黨壟斷朝政。而大明形勢急劇惡化的崇禎末年也是東林黨在執政。大明朝的滅亡,東林黨有無法推脫的責任。
在原先的歷史上,大明朝亡了以後東林黨自然就失勢。雖然一些投降的東林黨官員也做了高官,但其權勢氣候就差很多了。
然而如今的歷史被李植改變了。雖然東林黨仍然把持著朝政,但是因為李植的南征北戰,大明朝的形勢比原先好得多滿清已經徹底被李植剿滅,張獻忠被李植殺了。而李自成雖然死灰復燃,但發展的規模也沒有原先那麼大。
因為李植的苦心經營,大明朝頗有中興的氣象。
然而可笑的是,李植的這些功勞,最終竟也會分潤一些到和李植死磕的東林黨身上。
東林黨位居朝廷中樞,把控朝廷的關鍵部門。這些文人最善於自我吹噓,李植打下的太平局面,自然被這些文人吹噓為“眾正盈朝”的成果。
東林黨和依附東林黨的文官左右輿論,在朝野上下已經形成一種說法,說是正因為東林黨的苦心京營,制衡刺激,才有李植的南征北戰之功。
所以雖然李植兩次上奏朝廷殺東林黨大佬,首輔次輔都殺了一遍,但朝堂上東林黨成員和親近東林黨的文官依舊把控關鍵部門,蔚然成蔭。
此時在麗正門下面歡迎李植的文官們中,帶頭的幾個便有內閣大學士王鐸、範景文等人,都是東林黨大佬。其他的文官即便不是東林黨,也是依附東林黨的。
看著這些東林黨大佬便秘一樣的臉色,李植知道這些文官內心都恨極了自己又立功。
帶路的盧九德也覺得文官們臉色不對,氣氛有些尷尬,打岔說道:“大將軍,天子這次特許你騎馬入宮,可以一直騎到皇極殿殿前。”
李植問道:“現在就入宮面聖麼?”
盧九德哈哈大笑:“天子已經在乾清宮等了一天了,每過一刻鐘就派人去問大將軍走到哪了。大將軍今日不入宮,難道還讓天子再等一天?”
李植笑了笑,說道:“那就請盧公公帶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