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道都不大,但其中所包含的深意卻讓陶沝心裡結結實實地嚇了一跳。而那傢伙則在輕輕拋下這句話之後,便立刻掉轉頭,自顧自地跨進門去,頭也不回地一路向前。
陶沝站在門前發愣。
說實話,她真的很想趁這個機會不顧一切地掉頭逃跑,但是腦子裡現存的那些理智卻不只一次地再三警告她趕緊打消這個念頭——現在逃無疑等於自尋死路。可是,如果現在進去了,那好像也離死路不遠了……
進,還是不進?
這是個問題……
眼瞅著前方某人的身影已經越行越遠、馬上就要轉彎了的時候,陶沝終於下定決心,狠狠一咬牙:好吧!既然橫豎都是死,那她還是先跟進去瞧瞧再說吧!搞不好,天無絕人之路也是有可能的……
這樣一想,陶沝頓時刻撒開腳丫一路小跑地立刻追了上去。而前面那位華麗麗的太子殿下則依舊保持著他一貫的步速走著,絲毫沒有因為身後發出的那些動靜而受到任何影響。
兩人還是一前一後地走著,中間大概隔了兩米左右的距離。
從第一進院走到第二進院,再從第二進院穿到第三進院,陶沝走著走著,突然間意識到了一個令她感到甚為驚訝的問題,那就是——
他們兩人這一路走來,中間沒有聽到過任何歡聲笑語、聊天八卦的聲音也就算了,畢竟宮中規矩森嚴,想必這毓慶宮也不例外,禍從口出的道理還是誰都懂的。可是,怪就怪在,他們居然也沒有在路上遇到過一個人,不僅如此,連院子裡那些可見的其他地方,包括角落裡都沒有任何人影的存在。
話說,這毓慶宮本身也大,初次來看不到那些個什麼太子妃或側庶福晉之類的也是情有可原,但是,若連一個普通的太監或宮女都沒見著,那好像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按理,這地方怎麼說也是當朝皇太子的東宮,不應該會是人煙如此稀少才對啊……難道說,這之中還有什麼別的隱情不成?
陶沝正疑惑間,她人卻已經跟著前面的那位仁兄走進了第三進院。第三進院的正殿即毓慶宮,建築設計為工字殿。前、後殿中間設有穿廊。前殿即是太子的寢宮。
某人沒有多作停步,直接領著陶沝經過穿廊,繞到後殿。
後殿的明、次三間是相通的,可算作一間,明間和東、西次間之間以花梨木透雕圖案的落地罩為分隔,兩旁都打著薄薄的金色絲簾,梢間和次間之間則分別砌牆,以隔斷分成小室數間。那些小室的門或真或假,構思精妙,果真無愧於“小迷宮”之稱。
陶沝一路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心下也不僅再度感嘆起這位皇太子在那位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究竟是何等的獨一無二。
後殿的西次間便是藏書室。
當陶沝低著頭,邁著小碎步,規規矩矩地跟在某人身後走進室內時,裡面正有一名瘦瘦的小太監站在那高高的書架前翻找著什麼,許是因為身高不夠的關係,他一直在努力地向上踮著腳,看上去好像很辛苦的樣子。此刻聽到背後有聲響,他便連忙轉過頭來,待見到來人的面貌時,又趕緊低頭行禮道:“奴才給太子爺請安!”
咦?這名瘦瘦的小太監怎麼看起來好像很眼熟哎?
在看清那人的長相之後,陶沝愣住了,腦海裡冒出的第一反應就是,她之前一定有在哪裡見過他。可到底是在哪裡見過呢?她好像又一下子想不起來了……
還不等陶沝這邊回憶出個究竟,小太監那邊已經開始點頭哈腰地繼續回話道:“太子爺,您怎麼自個兒先回來了?剛才,您不是已經讓賈公公來通知過奴才,讓奴才把東西找到了以後給您送去麼?”
語畢,他稍稍頓了一下,也不等某人開口發話,便搶先一步不打自招,語氣頗有些委屈的:“……回太子爺,您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