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依然在伊勢灣裡,根本沒有編入作戰艦隊。
顯然,〖日〗本海軍並不認為這艘只能搭載二十架飛機的航母能夠起到決定xìng作用,甚至不認為航母上的那些飛機能對主力艦構成威脅。
這也可以理解,當時最好的艦載飛機,也只能攜帶二百五十公斤級炸彈。
這是個什麼概念?
三百毫米穿甲彈的就重達四百多公斤,而十六英寸穿甲彈的重量更是在八百公斤、甚至一千公斤以上。即便如此,也要在足夠近的距離上,才能打穿主力艦的裝甲,而那些輕得多的炸彈,又有什麼威脅可言呢?至於航空魚雷,就更被那些傳統海軍將領看不起了,因此航空魚雷比艦用魚雷輕得做,戰鬥部的裝藥量也少得多,即便擊中了戰艦,也不見得能夠擊穿戰艦的裝甲。
這種輕視航空兵的思想,在〖日〗本海軍中極為盛行。
別的不說,〖中〗國海軍在建造了比“鳳翔”號大得多的“大鵬”號之後,一些〖日〗本海軍將領就在嘲笑〖中〗國海軍,認為〖中〗國沒有建造主力艦的技術基礎,也沒有造船能力,所以才會建造這艘航母。
顯然,馮承乾不會提醒〖日〗本海草,只會在戰場上教訓〖日〗本海軍。
雖然戰爭還沒有打響,但是馮承乾沒想錯過打第一槍的機會。海戰不是陸戰,搶先開火的一方,往往佔有優勢。更重要的是,馮承乾沒有把希望寄託在主力決戰是,因此更需要掌握先機。
搜尋進行了兩輪,依然沒有找到〖日〗本艦隊,反到是發現了不少〖日〗本商船。
因為離得足夠遠,所以馮承乾並沒有盯住那些商船。
下午四點,馮承乾收到了吳鐵生髮來的電報。
二十四小時的時限已過,〖日〗本當局沒有給出任何答覆,吳鐵生已經透過外長周仁康,向〖日〗本駐華大使遞交了宣戰書,同時讓〖中〗國駐日大使向〖日〗本政府提交宣戰書,天黑之前,〖中〗國政府就將下令驅逐〖日〗本外交人員,而〖中〗國駐日外交官也將在同時登上回國的娜輪,〖中〗國將在宣戰後與〖日〗本斷交。
再過一個小時,戰爭就要爆發了。
顯然,這個時間點不那麼理想。
要知道,在夜間,航母幾乎沒有作戰能力。雖然已經有部分飛行員掌握了夜間在航母上起降的能力,而且〖中〗國海軍也解決了夜間出動與回收艦載飛機的技術問題,但是飛行員在夜間根本看不清海面的戰艦,也就不可能在夜間進行攻擊。如果在夜間與〖日〗本艦隊遭遇,馮承乾能用的就只有數量不佔優勢的主力艦了。
四點半,馮承乾下令艦隊轉向。
為了避免與〖日〗本聯合艦隊在夜間遭遇,馮承乾必須退避。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艦載戰鬥機的偵察範圍不到三百公里,如果特混艦隊在夜間繼續向東航行,而〖日〗本聯合艦隊也在夜間向西航行1
那麼在天亮之前就將遭遇,而馮承乾就得打一場沒有多少勝算的戰鬥。
上半夜,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借這個機會,馮承乾在司令艦橋的椅子上躺了一會。
三月十一日,凌晨兩點不到,張東強把馮承乾叫了起來。
半個小時前,在外圍巡邏的一艘輕巡洋艦發現了一艘外籍商船,只是當時判斷是一艘美國籍船隻,因此沒有進行驅逐。大約十五分鐘前,這艘商船突然發出了一封電報,並且被那艘負責警戒的輕巡洋艦截獲。雖然沒有辦法破繹電報內容,但是輕巡洋艦上的通訊軍官初步斷定,電報使用的是〖日〗本海軍的密碼。
顯然,那是一艘偽裝成美國商船的〖日〗本間諜船。
張東強把馮承乾叫醒的時候,輕巡洋艦已經開火,責沉了那艘沒有來得及逃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