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進行秘密接觸的不是政府官員,而是銀行家。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場戰爭的最大獲益者就是銀行家,因為戰火摧毀了一切,而這正是銀行家牟取暴利的基礎。
當時,美國的銀行家明確提出,要讓美國參戰,英國必須答應一個條件,即承認美國銀行體系的霸主地位,也就是承認美元的國際地位,由美國銀行掌控國際金融,美元至少應該獲得與英榜平等的地位。
可惜的是,高傲的英國人拒絕了這個並不算高的要求。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雖然美國銀行開始資助英國,為英國發放了大量戰爭貸款,但是也同時為德意志第二帝國提供了戰爭貸款,並且使美國銀行家制訂了一系列的行動準則,即根據戰場局勢,在交戰雙方身上各押一定比裡的賭注,以此確保在戰爭結束之後,美國是最大的贏家。
正是如此,在挪威海戰之後,美國銀行家開始看好德意志第二帝國。
由此可見,如果在一九一四年底或者一九一五年初,英國當局能夠認識到,即便英國打贏了這場戰爭,也會輸掉世界霸權,從而理智的承認美國的霸主地位,至少與美國分享世界霸權,那麼美國就會參戰。
可惜的是,當時英國當局沒有人認清這一點。
甚至可以說,直到挪威海戰結束,英國當局也沒有如此清醒的認識,仍然認為英國能夠透過取勝,保住排他xìng的世界霸權,讓所有敢於覷覦英國霸主地位的國家退避三舍,繼續維持獨霸局面。
等到英國當局認清楚這一點的時候,已經鼻時太晚了。
挪威海戰之後,英國政府正式開始與美國聯邦政府接觸,並且暗示美國當局,只要美國參戰,英國就將承認美國擁有同等的國際地位,與美國共同分享全球利益,甚至承認美國在海權上擁有與英國同等的地位。
問題是,美國當局此時己經認識到,參戰的風險、以及所需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說白了,英國提出的條件,遠遠抵消不了美國付出的代價。
結果就是,美國當局、或者說是在幕後主導著美國政權的利益集團,特別是銀行與軍火利益集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英國皇家海軍在戰後必須退縮到北大西洋中線以東,放棄在大西洋沿岸的所有殖民地,在其他殖民地承認美國擁有同等的權益,並且由美國主導國際金融。
顯然,這樣的要求,超過了英國的承受範圍。
拖了幾個月,隨著沙皇俄國倒下,英國拖不下去了。
相反,美國卻可以隔岸觀火。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美國只要維持之前的政策,即在佔據了優勢的一方身上押更多的賭注,美國就將是這場戰爭最大的勝利者。說得簡單一些,不管是協約國集團、還是軸心國集團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戰火都將摧毀參戰的歐洲列強,勝利的一方根本不可能在戰後成為世界級大國。到時候,呆在戰場之外的美國,憑藉雄厚的國力、豐富的資源、眾多的人口將自然而然的取代英國,成為全球霸主,至少能夠獲得與英國同等的地位,與英國分享全球霸主的好處。
更重要的是,這個結局不由英國當局的主觀意願決定。
說得簡單一些,就算英國不肯服輸,而且擊敗了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會因為巨大的戰爭消耗淪落為二流國家。
相反,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打贏了這場戰爭,也同樣會因為巨大的戰爭損失,無法在戰後填補英國崩潰所留下的勢力真空,更不可能立即與美國打上一仗,因此美國將順理成章的取代英國。
如此一來,是否參戰對美國獲得的利益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那麼,美國還會積極參戰嗎?
十二月二十四日,博納一勞到達華盛頓。
雖然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