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一次完全沒問題,中間蘇敏肯定會來探望自己一兩次,所以根本不會有什麼相思之苦。
既然都這樣定下來了那直接實施就行。
於是等到了新營地後四人照例修爐、撿柴、製坯、燒炭一直到天黑,忙的叫一個熱鬧。
因為有了新斧子現在無論砍柴還是開路都順暢的很,而且再進林子時有了斧頭後感覺膽子都大了許多。
老王在撿柴之餘還帶李俊忙活了些其他的事兒,諸如終於劃定了個上千平的空地作為以後生活的院落,當然還得抽時間將院子裡那些參差生長的樹木都伐掉才行。
他倆又在院子裡搭建了三個更大一些的遮雨棚,好用來臨時存放燒好的磚塊。
另外老王還構思了下飲水溝渠以及後期“護城河”的設計。
經過初步測算溪流到院落的直線距離差不多在五百米左右,他準備挖條半米寬半米深的引水渠,將之直接連通到新營地裡。
至於說水渠為什麼要控制在半米深,還不是為了下游的生物以及整個荒島的生態考慮嘛。
溪流本身就不算太大,倘若他們將淡水都截走的話,下游那些山羊鬣鹿等動物們可就面臨了滅頂之災。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
大家都是荒島鄰居,何況它們還是咱們穩定的食物來源,因而沒有必要也確實不能將它們都趕盡殺絕。
另外對於院子周邊的“護城河”,老王則準備挖上兩米甚至三米深,寬度也差不多要達到三米。
這樣的工程量雖然很大,不過一旦修好之後就可以完全將島民們給安安穩穩地保護起來。管你什麼黑熊、毒蛇、袋狼、豹子,想要越過那麼深的護城河,做夢呢?
當然新院落要在四個方向留出四個進出的大門,四個大門處的河上還要各設定一座吊橋。
到天黑時將吊橋放下來,這樣晚上根本無需再安排人員值班就能保證營地安穩如泰山。
李俊也在院子裡劃定了魚塘的範圍,魚塘不用太大有個八九平方就好。
最好是留出個豁口跟外面水渠相連,到時候塘裡面養上活魚,大夥兒便有了源源不斷的淡水魚來源。
當然海產品的撿拾也不能停止。
秦華對這樣的設計很是滿意,不過凱西卻說了個她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