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的腳步日益臨近,整個大唐今年卻未能被這即將到來的佳節氛圍所籠罩。
李承乾心中滿是憂慮。
雖說地方上的動盪局勢在朝廷的努力下已初步穩定,可官員的嚴重缺失依舊還是問題。
這大唐的江山社稷猶如一艘巨大的航船,在歷史的長河中破浪前行,任何變革與進步都需循序漸進,急功近利只會適得其反。
他期待著蒸汽機能夠早日問世。
只要蒸汽機的轟鳴聲在大唐的土地上響起,便能帶動各行各業蓬勃發展,讓百姓們的生活煥然一新。
到那時,田野裡的莊稼將迎來豐收的喜悅,工坊中的器具將被高效製造,商業也會隨之繁榮昌盛,百姓們安居樂業,衣食無憂。
每當他的思緒從美好的未來藍圖中抽離,轉而想到此時此刻仍在貧困與苦難中苦苦掙扎的大唐百姓。
那一張張飽經風霜的面容刺痛著他的心。
他們在破敗的茅屋中忍受著飢寒交迫,孩子們衣不蔽體,老人們病弱無依。
這一幕幕都是他大軍返回的時候看見的。
李承乾的內心深處湧起一股強烈的愧疚與不安,身為天子,卻未能讓子民們過上富足安康的生活,這讓他如何能心安理得?
“陛下!張指揮使求見。”張阿難那清脆而又穿透力極強的聲音響起。
“讓他進來!”李承乾從沉思中回過神來。
張顯懷邁著略顯遲疑的步伐緩緩走進兩儀殿。
他那欲言又止的模樣,彷佛喉嚨裡被什麼東西哽住了一般,想說卻又不敢說出口。
李承乾瞧著張顯懷這副模樣,輕輕抬手端起案几上那精緻的茶盞,微微吹散熱氣,輕抿一口。
“怎麼了,顯懷,都是要成婚的人了,這臉上怎麼沒點喜氣洋洋的笑容啊。”
“陛下,出了點事,此事關乎皇家聲譽,臣惶恐萬分,已將所有知曉此事的錦衣衛全部扣押起來了。
”張顯懷“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低著頭。
“一切聽候陛下發落。”
聽到張顯懷竟如此果斷地扣押了錦衣衛,李承乾心中猛地一沉,他放下茶盞,目光盯著張顯懷,
眼神中透露著嚴肅。
“說吧,顯懷,究竟是什麼事?”
“陛下,是高陽公主的事。”
張顯懷的聲音更低了。
李承乾心中頓時明白了幾分,這位高陽公主,自小就嬌縱任性,歷史上的她背後是否真有謀反的行徑,至今尚無定論。
但她與辯機和尚之間那違背倫理道德的私通之事,在李承乾看來,必定是千真萬確的。
“接著說。”
李承乾故作不知,實則內心鬆了口氣,他還以為發生什麼大事了。
“陛下,高陽公主與會昌寺的和尚有染。”
張顯懷小心翼翼地吐出這句話,眼睛死死地盯著地面,不敢抬頭與李承乾對視。
“顯懷啊,你怕什麼啊?又不是朕的八卦之事,皇家顏面與朕的治國理政相比,不過是浮雲罷了。”
“你先把那些錦衣衛都放出來,讓他們出來後務必謹言慎行,不得亂說。”
每人賞一貫錢,作為獎勵,就是要這樣,不管是誰,都要敢查!”
“人家盡心盡力為朕做事,難道就因為聽到了一些不該聽的,朕就要大開殺戒嗎?”
“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家中的頂樑柱,背後都有一個家庭在苦苦支撐,將他們養育成人談何容易?”
“況且,這件事目前看來也並未對大唐的根基造成實質性的危害。”
李承乾微微皺眉,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滿與責備,同時也有對下屬的體諒與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