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是陛下來了!"
這一聲高呼,瞬間打破了會堂裡原本的喧鬧。會堂裡的百姓們原本還在交頭接耳,有的在分享著一路趕來長安路上的見聞,有的在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此刻聽到這宣告,彷彿時間都凝固了。
有人正眉飛色舞地比劃著,臉上的笑容還沒來得及收起,就被驚訝取而代之。
短暫的寂靜後,大家只能一個接一個,略顯慌亂卻又滿含激動地站起身來,無數雙眼睛帶著敬畏與期待,齊刷刷地看向會堂入口。
只見李承乾帶著齊先生和吝大福,慢慢的從會堂中央的大道慢慢的走上臺前。
"陛下啊!真的是陛下啊!"
人群中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激動得聲音都變了調,率先喊了出來。
歡呼聲、吶喊聲瞬間在會堂內如洶湧的潮水般爆發,一波接著一波,久久不息。
在這沸騰的人群中,王文的心跳急劇加速,胸膛劇烈地起伏著。
這是他第一次親眼見到陛下——這位大唐的皇帝,掌握著萬千子民命運的實際統治者。
他的目光緊緊追隨著李承乾,眼中有好奇又崇敬。
只見陛下臉上掛著親切的笑容,那笑容裡沒有高高在上的傲慢,反而充滿了對百姓的關懷。
陛下一邊走著,一邊不斷地向兩邊的百姓揮手,那動作自然而親切,彷彿他與百姓之間本就沒有距離。
王文在心中暗暗感嘆,就是這位陛下,以一己之力,引領大唐走向了新時代。
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讓大唐的農業蒸蒸日上,糧食產量大幅提升,百姓再也不用為溫飽發愁。
他鼓勵商業發展,大唐的商隊足跡遍佈四方,貿易往來頻繁,經濟日益繁榮。
也是他,提出了“天下為公”這一偉大理念,讓平等的種子在每一個大唐子民心中生根發芽。
此時此刻,王文的內心被一種強烈的震撼和歸屬感所填滿。
儘管他初來乍到,身處這陌生的長安城,周圍都是陌生的面孔,但他卻覺得自己與這座城市、與眼前的一切都緊密相連。
這種感覺如此強烈,彷彿這裡就是他魂牽夢繞的家,而他在這裡,無比自由、安心。
因為,陛下就在這裡!
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跟著人群,高高舉起雙手,用盡全身力氣歡呼著:"陛下萬歲"
"陛下萬歲啊!"
李承乾穩步登上高臺,他面帶微笑,目光溫柔地掃過臺下歡呼雀躍的百姓,隨後抬起手,輕輕揮動,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他的這個簡單動作,原本喧鬧得如同鼎沸的人聲,漸漸平息下來,最後,會堂內只剩下輕微的呼吸聲和偶爾傳來的腳步聲。
待眾人徹底安靜,李承乾這才緩緩開口。
"鄉親們啊,大家都是從我大唐各地,歷經千辛萬苦,千里迢迢趕來這長安。"
說著,他微微欠身,眼中滿是感激,"我李承乾,衷心地感謝你們吶!"
言罷,他對著臺下滿堂百姓,莊重地行了一個大禮。
這一舉動,讓臺下的百姓們瞬間慌了神。
在他們的認知裡,皇帝乃天子,高高在上,尊貴無比,而自己不過是一介草民,哪有草民安坐,皇帝卻站著行禮的道理?
更何況,皇帝竟然對著他們這群平日裡只知埋頭勞作的"泥腿子"行禮,這實在是讓他們受寵若驚,惶恐不安。
一時間,百姓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滿是驚愕與不知所措。
若不是座位之間的間隙狹小,行動不便,怕是此刻已經有不少百姓,按捺不住內心的惶恐,要紛紛跪地還禮了。
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