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小三元 (第2/3頁)

也是很有天賦的。她讓香菱不要過於看重格律和詞句,要首重立意,先讀王維、李白、杜甫,再看陶淵明、謝靈運,讓香菱循序漸進,最終漸入佳境。

其實,無論是林黛玉,還是甄英蓮,都是聰慧伶俐之人,在詩詞一道上很有天賦。

兩個月的時間匆匆而過,轉眼間就到了院試的時間。

相比於縣試、府試,院試要考的內容就要多了許多,不僅要考經史和八股文,還要考察時務,也就是對當前時事政治的理解和分析。

之後,還有試帖詩和默寫《聖諭廣訓》。

在這其中,最難的就是八股文。

八股文,看似內容都定死在了四書五經之中,還有固定的格式,好像只需要照本宣科就行了。然而,實際上的八股文,命題十分靈活,可能是四書五經中的一句話,幾個字,就是一篇題目。

一篇八股文,必須有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其中,難就難在條條框框實在太多,既要對仗工整,平仄押韻,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都有要求。

明清兩朝的科舉考試中,每次都至少有1/3的考生,因為格式問題被直接淘汰。

,!

有人說,八股文就是一場文字遊戲,這話一點都不假。八股文它就是一場邏輯嚴密,只有智商夠高,邏輯思維能力夠強的人,才能夠玩的轉的文字遊戲。

像清朝的蒲松齡、吳承恩、金聖嘆、吳敬梓,哪一個不是才華橫溢的文人,卻都敗在了科舉上。蒲松齡更是連續考了十幾次,考到了51歲,才最終放棄。

其實,就像後世某部電視劇中乾隆所說的那幾句話,科舉的第一要義,從來不是為國選才,教化天下,而是牢籠志士。讓天下的聰明人都進到八股的牢籠裡,讓他們鑽研章句,皓首窮經,那些聰明人也就不會去異想天開,又或者鬧出什麼亂子。

而且,透過科舉八股文選出來的文人,既有足夠的聰明才智,也習慣了遵守規矩,才是國家真正想要的人才。

至於那些滿腹才華,不願因循守舊的文人,就會被主流思想評定為離經叛道,得不到重用。

對於這些,陸誠可是比天底下的任何一個讀書人都看的清楚。

不過,當一個人無法改變這個世界,無法改變規則的時候,首先要做的不是消極避世,也不是憤憤不平。而是遵循現有的規章制度,一步一步向上,走到最高的位置,去做那個制定規則的人。

當然,能夠走過這一路,還不忘初心的,古今又有幾個?

8月考試,9月放榜,陸誠再次毫無疑問的拿到了案首,奪得了“小三元”的殊榮。

十一歲的秀才本就少見,再加上“小三元”的名頭,也讓陸誠在揚州府,甚至整個江淮之地,都有了“小神童”的名號。

不過,小三元終究是小三元,秀才也只是初步取得了功名,脫離了平民階層,可以見縣官而不拜。面對官員,也不需要再自稱草民,而是自稱學生、晚生。

順利透過院試之後,距離下一次的鄉試,還有三年的時間,陸誠倒也不著急。

不過,林如海卻是對陸誠的學業更加用心。平常只要一有空,就會抽出時間指點陸誠學問,還讓人找來了歷代會試答卷中的優秀作品,讓陸誠參考學習。

不僅如此,林如海還經常帶著陸誠去和揚州學政等一些文人交流學問,讓他們指點陸誠。

能夠成為一州學政,負責一州之地的教學教化,學問水平自然也不低,首先也必須入過翰林院學習,成為“天子門生”。

可以說,林如海在儘可能的動用自己所有能動用的資源,支援陸誠的學業。

陸誠自然也不會讓林如海失望,不論是儒家經典、經史

最新小說: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 四合院:我從不按套路出牌 四合院:我當兵回來了 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 教教小兕子,大唐艦隊星際歸來 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我的艦隊,在墨西哥灣自由航行 穿越三國之黃巾天下 穿越海賊成為赤犬 一人:我向全世界曝光了異人 人在海賊,這個海軍不太正義! 高衙內的恣意人生 阿斗:相父你在哪個罐子裡呢 穿越古代之將門崛起 秦朝歷險記 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 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 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